<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汪毅夫:童養婚的婚禮

        2020-01-25 20:59:00
        來源:中評社
        字號

          香港中評社25日發表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文章,以下為內容摘編。

          吳瀛濤《臺灣民俗》(臺北時代書局1975年8月第4版)說:除夕之夜,家人圍爐歡宴之后,有兒子和童養媳初長成者,家中長輩便把兒子和童養媳送進房間結為夫妻,這叫“推做堆”:讓兩個娃一起過家家去。至于選擇除夕之夜成其好事,吳瀛濤說的是:“因為除夕系在廿四日的送神以后,此時神已升天不在,就利用神不在的時候結婚,免得擇日等諸儀式的麻煩”。是呀,童養婚的婚禮是省簡的:有確定人選不用看雙方生辰八字,有固定婚期無須擇日,不要雙方彩禮聘金,連婚宴都由除夕圍爐代替了。

          陳正統《閩南話漳腔詞典》(中華書局2007年1月版)于“捂做。ㄎ孀龌铮睏l下記:“童養媳與兒子正式成婚,一般不舉行婚禮,只挑個日子(多在大年夜)由父母安排其同房”;于“掠貓仔”條下記:“童養媳與兒子正式成婚,一般不舉行婚禮,只挑個日子(多在大年夜)由父母安排其同房,就像將兩只貓關在一起似的”;又于“廿九老”條下記::“舊時貧寒之家無力負擔聘金與婚禮的費用,就預先抱養童養媳,待其成年后就在除夕之夜備12碗糯米甜丸子圓房成婚,不用祭祖,不必宴客,也沒有看新娘、鬧洞房的,也無需禮金、妝奩的往來,父母只對雙方說:'從今晚起,你們兩人睡在一起',雙方若不拒絕,房門一關便成了夫妻,開始生兒育女。俗諺云:'有時無候廿九老',故稱'廿九老'!逼鋵,“有時無候”是有確定時間表的意思;“廿九老”則是除夕夜的意思,臘月有大月(30天)、小月(29天)之分,除夕夜也有臘月三十日夜和臘月廿九日夜之別。在閩南話里,“廿九暝”(臘月廿九日夜)通常指稱除夕夜。老,晚也,如老年(晚年)、老境(晚景)及“廿九老”(臘月廿九日晚 )。

          新婚大喜逢新年大喜,自當祝福新人。然而問題(并且是應當'劃上重點'的問題)來了:1.童養婚多屬早婚,或有尚不曉性事者,如何是好?有報告人(陳姓,1939年生,臺灣南投縣人)報告說:“可由長輩事先指導甚至現場輔導”;2.如何評估童養婚俗?在歷史上,童養婚俗在應對“溺棄女嬰”惡俗、保全女嬰生存權方面有正面意義,但它預先剝奪了女嬰的婚姻自主等權利,因而是一種陋俗。

          大年三十講古說故事,誠可謂閩、臺兩地,事事相同,連風俗、連歷史上的社會問題也長的一模一樣也。(作者:汪毅夫,系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

          

        [責任編輯:陳寧]

        相關新聞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