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汪毅夫:“旅行指南”里的“東西”

        2020-04-23 10:01: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汪毅夫 (圖片來源:臺胞之家網站)

          廈門大學臺灣院講座教授、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今天繼續在香港中評網與網友分享“會館的故事”,這次聯系上了“旅行指南”,指出最近所讀的會館史學術名著都引用了1930年代“旅行指南”里的材料,更說“‘旅行指南’里往往有做學問的好‘東西’”。以下是文章內容!

          學術大師傅斯年教授的名言“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不知影響了多少學人的學術態度。注重實據,不為大言炎炎的空論,方是學者行徑。他說的“東西”便是做學問藉以立論的實據,便是做學問的“東西”。                         

          近讀何炳棣教授《中國會館史論》(1965年。中華書局2017年7月版),和王日根教授《鄉土之鏈》(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版)。我注意到,這兩部會館史學術名著都引用了1930年代“旅行指南”里的材料!吨袊鴷^史論》的“引用書目”里有:田蘊瑾《最新北平指南》(1935)及《福州旅行指南》《廈門大觀》《廣州指南》等;《鄉士之鏈》的“主要參考文獻”里有:《福州旅行指南》《廣州指南》等,以及馬芷庠《北平旅行指南》。說來令人感動,1965年當何炳棣教授《中國會館史論》之書成,王日根教授尚在稚年。然而,作為學者,他們都是“動手動腳找東西”的實力派,連“旅行指南”一類讀物也不放過。                         

          “旅行指南”里往往有做學問的好“東西”。譬如,《北平旅行指南》的作者馬芷庠、審定者張恨水均是當年北平文化界的名人,書中開列的“省郡縣館”名錄乃是北京會館史、中國會館史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又如,2006年我在臺灣收集到的《全臺開基永華宮甲申年三朝慶成祈安清醮文化活動手冊》(2004),是旅游文化活動的指南。該手冊記:“大正十三年(汪按,相當于民國十三年,1924)時,永華宮也因為日本政府(汪按,指日據臺灣當局)建設臺灣銀行的緣故,廟址被強行征收,不得已在隔年(大正十四年,1925)遷到孔廟對面的,‘六合境柱子行'巷內,前清進士許南英的私塾舊地,暫安神座,也就是現今廟址”。循此指南,我終于覓得許南英舊居“窺園”及許氏家族創始于清咸豐年間的塾館之方位。及到現場考察,又發現疑為許氏塾館遺物的“惜字亭”。(編輯:田云鵬) 

        [責任編輯:田云鵬]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