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光明大道
2025-08-20 15:2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衛星在第七屆兩岸融合發展論壇上發言。(作者提供)
兩岸融合發展,是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統一的實踐路徑。2023年實施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進一步推動融合發展主張在實踐層面得到落實。
經過多年努力,兩岸經濟產業深度融合,從臺商到臺商連接發展到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的企業相互整合;兩岸民眾社會廣泛連接,從旅游探親訪友、臺商臺干臺胞居留發展到臺灣各領域民眾到大陸求學、就業;兩岸文化認同得到深化,逐步從同文同種、情感共振發展到同聲同氣、復興共識?梢哉f,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兩岸關系發展的必然特征和應然之路,成為大勢所趨的民心所向。
回望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發展史,恰好是一部融合發展史。歷史是一面鏡子,文化是鏡子的反射層,可以鑒古知今。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同胞本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短暫的分隔不能阻擋兩岸融合發展、必然統一的歷史大勢。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民進黨賴清德當局圖謀“倚美謀獨”、“脫中入北”,給兩岸融合發展帶來嚴峻挑戰。但歷來形勢比人強。中華文化是臺灣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不會因人為切割而消亡;兩岸經濟產業合作是臺灣經濟的最可靠動力,不會因人為切割而“脫鉤斷鏈”;“東升西降”、中國崛起是歷史大勢,不會因外部干擾和“臺獨”的心機算計而停滯、倒退。越是在這樣的時刻,兩岸同胞越要堅定不移推進兩岸融合發展,把握發展的機遇、創新的機遇、融合的機遇,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全球性博弈中,維護兩岸共同利益、推進民族偉大復興。
錢穆先生講,“中國人不愛中國,則是無天理”。合作比敵對好,協商比沖突好,融合比分離化,互惠比制裁好,尊重比歧視好,信任比猜疑好。愛中國、向中國、為中國,是每位中華民族子孫的份內之事。
80年前的1945年,被日本竊據的臺灣正式重回祖國懷抱,這不僅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更再次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福建是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示范區,成為廣大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皟砂兑患矣H、閩臺親上親”。在福建連續向金門供水6年后,近日,國務院臺辦宣布,福建沿海地區與金門通電、通氣、通橋等前期技術準備已基本完成,兩岸融合發展更進一步。
無數事實證明,兩岸關系雖歷經波折,但也在不斷累積著實現統一的條件,也鋪墊著統一后長期發展的基礎,兩岸統一,勢所必然;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是兩岸關系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祖國統一的最佳方式。只要我們共同努力,我們就會相契相扶,走好統一前的“最后一里路”。ㄗ髡撸喝珖_灣研究會副會長王衛星,本文系作者在第七屆兩岸融合發展論壇上的發言節選)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