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一絲不茍的伊麗莎白女王,在開幕式上的頭發竟有這么亂,我頗有些吃驚。我想起了T.S艾略特的一句詩:“呵,我變老了……我變老了……我將要卷起我的長褲的褲角!蓖踝袅枷壬忉尩溃骸爸挥行那樯纤ダ系娜瞬拍菢有⌒谋Wo褲角,才為了方便而放棄雅觀!迸跏欠褚彩沁@樣的心情:奧運會是你們年輕人的事情,我已老了,已不在乎雅觀了,就讓頭發亂著也無所謂了。我揣測女王應該不是這樣的心情,因為斯威夫特在《預擬老年決心》里就提醒我們:“不可忽視體面、清潔,否則會臟得不堪”,女王“體面、清潔”了一輩子,她不會為這次奧運會作出這么大的犧牲的。那么,女王應是“老婦聊發少年狂”,學學青年人的時髦發型吧?呵呵,很可能根本不是我想得這么復雜,只是那天會場的風比較大,把女王的頭發吹亂了而已。
這屆奧運會的主題是“激勵一代人”,這“一代人”指的應是年輕人,而不是老年人吧?老年人已不需要激勵了,“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楊振寧先生幾年前新婚時,讓我們感到“老頭子仍然有力量”。不過年輕人總是要向老年人挑戰,然后超越他們的。何兆武先生的《上學記》中回憶當年在西南聯大時,楊振寧和黃昆在一家茶館里高談闊論的情景。黃昆問:“愛因斯坦最近又發表了一篇文章,你看了沒有?”楊振寧說看了,黃昆又問以為如何,楊振寧把手一擺,一副很不屑的樣子,說:“毫無originality(創新),是老糊涂了吧!睏钫駥幃斈暧杏職庹f愛因斯坦“老糊涂”了,現在的年輕人也應該有勇氣批評楊振寧“老糊涂”了,對吧?
年輕人脫穎而出,這屆奧運會上的很多人做到了。為中國奪得游泳金牌的孫楊和葉詩文都很年輕。這些榜樣,對年輕人也許會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但現實畢竟仍然很嚴峻。年輕人想冒頭實在不大容易。屬于年輕人的機會本來就不太多,卻又有“高富帥”來不公平競爭,“屌絲”的日子太難。前披頭士成員保羅·麥卡特尼在壓軸歌曲中,聲聲呼喚的“裘德”,不知是否和托馬斯·哈代的名著《無名的裘德》有關!稛o名的裘德》的故事開端,裘德僅十一歲,父母雙亡,貧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但幼小心靈中已深深埋下了求索上進的宏志大愿。他初為鄉村面包店小廝,后為石匠學徒,在艱苦勞作之余,摸索自學,排除重重障礙,來到他視為知識圣地的基督寺(影射牛津),但卻只能以石匠之身久久徘徊于高等學府廣廈深院的大門之外,甫屆三十,壯志未酬而身先死。裘德的這番經歷,我希望如今的年輕人都能避免。
說點高興的吧!文學大師詹姆斯·喬伊斯年輕時給劇作家易卜生寫了一封信,這封信寫得意氣風發:作為新一代的人中曾受過您的教誨者,我在此向您致敬——不是謙卑的,因為您大名鼎鼎,而我則是個無名小卒;也不是懊喪的,因為您是老人,而我則還年輕;也不是冒昧的或傷感的,而是歡歡喜喜的!
年輕人,要歡歡喜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