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字號: 首頁-視頻-視頻新聞-涉臺新聞

        “兩岸交流,風光無限”——訪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鄭建邦

        2013-03-05 15:48     來源:今日中國     編輯:羅旭婷

           

        (視頻截圖)

          鄭建邦簡介:

          鄭建邦,男,漢族,1957年1月生,湖南石門人,1986年4月加入民革,1976年8月參加工作,東北師范大學政治教育系政治經濟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學士。       

          現任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民革中央副主席。   

          內容簡介:

          2013年2月26日14時,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鄭建邦在接受《今日中國》視頻訪談時說,今年“兩會”民革中央提出的九項提案涉及兩岸婚姻、貨幣、教育、青年交流合作等內容。這些提案匯集兩岸民眾共同的心聲

          鄭建邦希望,兩岸以協議的方式明確中止敵對狀態,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同時,鄭建邦首次披露2013年“海峽論壇”之分論壇中,由民革中央主辦的“兩岸農業水利合作發展論壇”將打破陳規搬到福建三明的田間地頭舉辦。

          民革中央九項提案涉及兩岸婚姻、貨幣、教育、青年交流合作等內容

          《今日中國》:今年“兩會”,民革都提出了哪些關于兩岸交流方面的提案,這個提案是怎么產生的,它的意義是什么?

          鄭建邦:涉臺的提案是民革參政議政工作的一項重要的領域和內容。每年我們都利用“兩會”的契機,以民革中央的名義向大會提交提案。目前,兩岸關系進入了深水區,為進一步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今年“兩會”僅民革中央就提出了九項提案(不包括民革的個人提案和聯名提案)。如《關于維護涉臺婚姻合法權益,促進兩岸婚姻健康發展的提案》、《關于推進兩岸貨幣合作的路徑設想的提案》、《關于強化和完善兩岸青年持續交流合作的動力與機制的提案》、《關于有效引導臺灣青年來祖國大陸就業發展的提案》、《關于進一步發揮昆侖關戰役舊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的提案》等,對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像兩岸的婚姻問題,我分管的聯絡部就有一個小伙子娶了一個臺灣漂亮的姑娘。這種情況現在很多,據我們初步了解,臺灣和大陸的婚姻32萬對,這就是64萬人,如果再加上他們的娃娃,那大概就是百十萬人。這個趨勢我們看,每年還要增加一萬對,所以每年就有兩萬人。從這個情況看,就不是一個小的、局部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處理得好,對于融洽兩岸關系、兩岸同胞之間的情感,消除隔閡,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會大有幫助。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會對這些民眾、他們的家庭造成一些困惑。我覺得,對兩岸關系發展的大格局,也是會有一些消極的影響。所以這次我們專門提出了《關于維護涉臺婚姻合法權益,促進兩岸婚姻健康發展的提案》,希望兩岸當局能夠更好地處理相關問題;

          民革始終把兩岸青少年的交流,作為自己的一個重點工作來推動,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每年民革都邀請一到兩期臺灣高校杰出青年組團到大陸來參訪。從2004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是12期了,這些學生在臺灣高校里都是學生領袖,每年到大陸生活、參觀、考察、學習11天。因為他們從來沒有來過大陸,大陸在他們腦子里有的是空白,有的是被宣傳歪曲的。通過這11天參訪,一個真實的大陸初步展示在這些孩子們的腦海里。這個工作很有意義,我們通過接觸,發現很多臺灣青年希望在大陸這一更廣闊的天地里從事文化創意產業。因應這個需求,我們連續舉辦了三屆“兩岸青年創新創業高峰論壇”。來自兩岸的文創界青年領軍人物,幾乎都到過我們的論壇進行交流。2012年,民革中央與歌華集團在北京創辦了由國臺辦授予的大陸首個“兩岸文化創意產業人才服務基地”,有20個臺灣青年到大陸實習了一二個月,覺得收獲很大。其中有兩個孩子干脆在大陸工作了。未來我們還要設立項目的培育和孵化的基地,幫助臺灣的一些好的專利和項目培育、孵化、發展、壯大,最后在大陸生根、開花結果,這些都在一步一步地推進當中。

          今年四五月份,我們將在臺灣高雄舉辦“第四屆兩岸青年的創新創業論壇”,直接面對更多的臺灣文創產業的青年。我很贊成吳伯雄名譽主席的一句話,兩岸經濟、貿易方面的交流是兩岸同胞經濟利益的手牽手,兩岸的文化交流,實際上文化是一種靈魂的體現,實際上是兩岸人民心靈的心貼心。這個非常重要,所以民革中央這次在“兩會”提出了《關于強化和完善兩岸青年持續交流合作的動力與機制的提案》、《關于有效引導臺灣青年來祖國大陸就業發展的提案》。

          同時,我們還就加強兩岸中小學歷史教育這方面的學校和老師之間的合作,希望兩岸在更多方面形成共識方面提出了《關于深化兩岸中小學人文教育的對接與交流合作的提案》。兩岸中小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比多讀幾本書都重要。我記得主辦“第一屆臺灣高校杰出青年來大陸參訪團”的時候,我還有點擔心,甚至我們在設置了一旦冷場如何辦的預案,然而,當交流開始時,兩岸孩子們“呼啦”一下子就直奔各自的交流伙伴,若不是有下面的交流行程,任你怎么叫,都分不開。參訪團結束后之后,他們彼此還用電子郵件等保持聯系。這些兩岸青年人之間交流的渴望和熱情,完全打消了我們原來的擔憂,所以我們在提案里也提出了加強交流的建議。

          還有,民革這次提出了《關于進一步發揮昆侖關戰役舊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的提案》,昆侖關在廣西南寧附近,在抗日戰爭時期,這里發生了一場很有名的昆侖關戰役。戰役結束以后,當時國民政府修建了一個很大的抗日戰士烈士陵園,幾乎所有名人都在烈士紀念碑和紀念亭上題詞。令我很感動的是,這么多年這片遺址還是很完整地保存下來,F在,廣西省南寧市政府斥巨資把這些遺址重新維護、整修,建立了一個昆侖關戰役的紀念館。民革中央和廣西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比如2009年我們舉辦了“紀念昆侖關大捷70周年”系列活動,包括祭拜烈士英靈、研討會、書畫展等,獲得很大成功。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也來了,這個活動在海內外都引起巨大反響。這次提案,主要想把它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呼吁將之列為兩岸文化交流的基地。因為昆侖關的歷史積淀相當厚重。

          提案匯集兩岸民眾共同的心聲

          《今日中國》:我想網友聽了您講的這些,也一定是心潮澎湃的,我也很激動,因為我們的確是在這方面作了很多可圈可點的工作。那么我想問一下,我們這些提案,是不是也收集了臺灣同胞的想法?

          鄭建邦:這些提案的形成都是經過比較堅實的,或者說是艱苦的調查研究而得來的。比如說大陸涉臺婚姻的問題,我們是了解了很多的情況,包括臺灣一些團體和民眾等,并與我們了解的情況一同匯總起來。還有包括吸引臺灣青年到大陸創業,我們是專門委托島內有關團體作了一些問卷調查,都是很扎實、實事求是的。這些提案也體現出來了,通過調研取證,用數據說話。

          我們形成這些提案,不是我們民革中央聯絡部幾個同事閉門造車。比如臺灣青年創新創業,我們是和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共同合作,最終形成的提案。

          民革中央促進祖國統一委員會,是民革七個委員會之一。我們把提案提交到委員會,大家再集思廣益,然后再征求有關方面的看法。所以這個過程是嚴謹和認真的。

          《今日中國》:也就是說民革中央的這些提案是代表了兩岸民眾共同的心聲。

          鄭建邦:是這樣的。民革作為一個參政黨,所做的涉臺提案必然是反映兩岸人民的共同訴求。若提案的內容兩岸民眾都不感興趣,就沒有意義。還有一個就是要順應兩岸關系發展的歷史潮流。

          希望兩岸以協議的方式明確中止敵對狀態,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

          《今日中國》:您對新一屆政府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兩岸交流合作方面有什么新的期待?

          鄭建邦:應當說,從2008年以來這四年多,兩岸關系可以用翻天覆地的變化來形容毫不過分。值得欣慰的是在中華民族發展的過程中,有我們的一點微薄的努力。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貫徹中共十八大關于兩岸關系這一方面重要的精神,把它落實到我們的工作中去。

          當前,我個人覺得,要呼應兩岸同胞的意愿,突出“一個中國”,“九二共識”!熬哦沧R”的核心就是一個中國,這是基礎,這個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充分地加以強調。這次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來訪,習總書記重申了這點,連戰也重申了,我也跟習總書記談了這點,大家都非常高興。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在當前這個時期,兩岸民眾共同關心的還是要中止敵對狀態,要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如果兩岸目前能夠討論,要用協議的方式明確兩岸中止敵對狀態,這對今后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大有好處。

          2012年,我代表民革中央在政協大會上做了這方面的發言。提出四條,其中第一條就是中止敵對狀態,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在兩岸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臺灣的《自由時報》幾乎用了半個版的篇幅來報道,足以說明臺灣民眾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度。

          首次披露: 2013年“海峽論壇”之“兩岸農業水利合作發展論壇”

          將打破陳規搬到福建三明的田間地頭舉辦

          《今日中國》:您講的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現實,那么民革中央因應這樣的現實在2013年兩岸交流合作這方面有什么具體的規劃和設想?

          鄭建邦:一方面我們是政黨,一個參政黨,我們還是從對臺工作的建言獻策這方面立足來考慮一些問題。比如,剛才談到的兩岸中止敵對狀態、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關于兩岸經貿、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方面,都是民革在涉臺領域比較關注的。在涉臺交流方面,我們想做幾件事情,一個就是“海峽論壇”。民革中央是“海峽論壇”的主辦單位之一,去年的第四屆“海峽論壇”上,有14個分論壇,民革主辦了“兩岸農業水利合作發展論壇”,盛況空前。民革與國家農業部、水利部三家合作,請了臺灣省農會、臺灣農田水利會等社團,以及遍布全島,特別是臺灣中南部的鄉親,村長、里長,一共170多位,大陸也有上百位參會。大家爭先恐后地發言,作為主持人,我一度感覺很困難,因為要求發言的人實在太多了。因為大家一旦爭取到發言機會就不下臺了。那天可真把我急壞啦、累壞啦,也高興壞啦。

          今年的“海峽論壇”我們曾考慮換一個題目,但是臺灣方面說,“不行,去年關于農田水利這個課題還沒說完話,這次要專門讓兩岸同胞再進行一次交流!边@次論壇的形式上有一個突出的亮點,我們要把大家拉到福建省三明市,在田間地頭讓兩岸農民進行交流,這是我第一次對外披露。

          另外,民革今年的一個重點就是要繼續推動兩岸青年文化創意論壇,目前我們和歌華集團在這方面不僅有了更完整的發展構想,已經是實實在在邁出幾步了。一個是建立了人才培訓基地。同時,我們和“臺灣青年文創世界聯盟”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包括“臺灣中華杰出青年交流促進會”這幾家都已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我們將在臺灣高雄舉行“第四屆的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通過這個論壇直接和臺灣有意愿到大陸進行文創的青年朋友們,面對面地共同探討、直接對接。

          此外,民革每年都要請臺灣的鄉親到大陸來參觀參訪,我們目前已經邀請了幾百位臺灣中南部鄉親到大陸來看看,領略祖國大陸的風光,了解大陸同胞生活、工作、發展的情況。我們也請臺灣的民進黨人士參加進來。我個人覺得他們思想變化很大,原來想的和現在親眼看到的落差太大了。他們希望能夠進一步地加強兩岸的交流。

          民革去年專門下發文件,要建立民革全黨的聯動機制,調動全黨的力量,包括各個省、地市,個別還有縣級組織,積極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促進兩岸交流合作。

        分享到:

        推薦視頻

        更多臺灣新聞

        更多新聞發布會

        更多涉臺新聞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