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來,從各方面看,少數民族是中國受益最多的群體之一!彼鐢导艺浒愕貙τ浾哒f道——
從社會進步角度講,少數民族地區從過去處于原始、半原始狀態進入了今天富裕、文明、進步的時代。
從經濟發展角度講,多年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總量呈幾十倍、上百倍增長,2008年中國民族地區GDP總量突破3萬億元;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增長率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同時,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的收入、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近30年間分別增長了30.8倍和19.2倍。
從公共事業角度講,少數民族地區得益于教育事業的發展,由過去文盲占多數,到現在基本實現“兩基”攻堅目標,并有14個少數民族的受教育年限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少數民族的人均壽命從新中國成立前的40歲以下提高到如今的70歲左右,接近甚至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少數民族地區大多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只要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只要大家齊心協力、珍惜機遇,完全有可能趕上甚至超過發達地區!睏罹дf。
據統計,2002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連續7年居全國第一;2009年上半年,在金融危機困難形勢下,內蒙古自治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速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9.1個百分點。
楊晶表示,內蒙古自治區的發展得益于科學發展觀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更得益于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大環境。不少民族地區都具有很高的資源稟賦,都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對此,我非常有信心!
文化保護 共同繁榮——基于對人類歷史的關照
楊晶喜歡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