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服貿爭論變網路世代反撲 馬英九應早拆引信

        2014年04月04日 07:47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絕對沒有想到,國民黨“立委”張慶忠在“立院”宣布服貿協議徑送“院會”備查那30秒,會造成如此多的人潮上街頭,學生甚至宣布將繼續占領“立院”,直到馬英九“低頭”為止。如何界定這場學運,早已由服貿協議的爭論,質變為網路世代大反撲,并成為對馬英九執政正當性的挑戰。這股年輕人的吶喊,唯恐未來被出賣,堅決表示決定自己命運,已撼動了全球各大媒體,而且成為不可低估的新世代力量。

          兩岸簽署服貿協議,本來就是兩岸經貿交流,臺灣與世界接軌的自由化、國際化趨向,但馬“政府”在經貿談判過程,一方面未透明化、程序化,一方面挾行政、立法優勢強行過關,操之過急,未顧及年輕人、低薪族、弱勢產業的焦慮,才造成學生沖進“立院”,進而造成“3·30”學生上凱道抗議的高潮。在“政府”與學生對抗過程中,馬英九在第一時間將問題丟給“立法院長”王金平,而王金平不愿扮演黑臉動用警察權驅離學生;由于去年“九月政爭”余波未平,加上兩項關鍵官司,即王金平黨籍案一審勝訴,“檢察總長”黃世銘被判泄密、違法監聽一審有罪,都使馬英九處于守勢。而學運的訴求也得到更多社會輿論支持,馬英九一路挨打,早就失去了先機。

          馬英九個性高傲孤僻,錯估形勢,起先以高姿態回應學生,等到學生“暴沖”攻占“行政院”,警方強制驅離造成流血,輿論為之震撼,馬、江才召開記者會。學生步步進逼,馬幾乎逐步退讓,最后除了“退回服貿”不答應以外,其他訴求可說舉雙手投降。

          臺灣網路世代大反撲,正是科技革命、全球化所造成的負面效應。臺灣這次學運可說是“占領華爾街”的臺灣版。而攻占“立法院”、“行政院”與近12萬以上群眾上街頭,更具戲劇張力。

          學生占領“立法院”,議事完全停擺,任憑情況擺爛,極有可能轉化為馬英九政權的生存危機。馬英九的民調支持度只有9%,正當性早就備受質疑。馬英九如果不早日拆除引信,更大規模的抗爭早晚會爆發。(臺灣時事評論員 胡忠信)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