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慘敗賴清德還沒學乖,這次被特朗普教做人了!
在“大罷免”中摔了跟頭的賴清德,似乎總改不了那套“媚美就能保臺”的迷魂湯邏輯。只是這一次,特朗普政府輕飄飄一張20%的關稅單,就把他精心編織的“美臺情深”幻夢砸得粉碎。
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公布了對多個國家和地區征收的“對等關稅”稅率,其中臺灣地區稅率為20%,遠高于此前期待的15%。消息一出,立即引發臺灣各界強烈擔憂。不僅臺股受重挫,相關行業也因擔憂受到沖擊,看衰未來發展趨勢。
盡管島內輿論一片哀嚎,但賴清德團隊仍沉浸在所謂“暫時性稅率”的自我安慰里無法自拔。這位自稱“持續爭取合理稅率”的政客,面對美國公布的20%關稅,急著辯解這是“未完成總結會議”的權宜之計,仿佛只要再鞠個躬、讓點利,華盛頓就會大發慈悲。
可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臺經濟部門負責人郭智輝曾拍著胸脯說“稅率會低于日韓等地”,如今話音未落就成了“跳票失言”的笑柄。這哪里是“暫時”,分明是給“媚美”政策蓋了個戳——再多的討好,在利益面前也不值一提。
賴清德大概忘了,他吆喝著“臺美供應鏈合作”時,美國政客正把臺灣地區當作籌碼反復掂量。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把臺灣當檸檬一樣擠”,就為了撬開臺灣市場;而所謂“暫時性稅率”,也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老把戲。更讓人唏噓的是,為了爭取這15%的關稅稅率,賴清德當局已承諾將對美投資4000億美元,結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的話戳中了要害:20%的關稅加上12%的匯率損失,32%的成本負擔壓在企業身上,這哪里是“談判進展”,分明是“嚴重的挫敗”。
臺灣資深媒體人趙少康痛批,臺積電奉送了,二手武器買了,新臺幣兌美元匯率陡升12%,現在再加上20%關稅,整體影響高達32%,廠商怎么活?之后還要投資什么?要買多少東西?從談判開始,賴清德就黑箱到底,其所謂的“持續談判”,更像是拿企業的血汗錢當談判桌上的賭注,賭輸了,就讓全島產業買單。
“大罷免”慘敗時,賴清德沒學會傾聽民意;如今被特朗普的關稅狠狠“教做人”,他大概還是沒明白——把臺灣綁上美國的戰車,捧著“媚美”的劇本自我感動,最終只會讓臺灣淪為犧牲品。
近日,臺灣地區公布一組最新民調,對賴清德的執政表現滿意度從上個月的44.7%,下滑至本月的34.6%,再創新低;不滿意度從上個月的46.8%,上升至本月達56.6%,這也是賴清德上任以來不滿意度的新高。民調結果還顯示,對賴清德的信任度同樣大幅下降,信任度僅有37.2%,比6月下跌7.8個百分點;不信任度突破五成達50.3%,相較于上個月上升7個百分點,同樣雙雙刷新紀錄。
關稅單上的數字不會說謊,民眾的抱怨更不會作假。一再執迷不悟下去,下一次被“教做人”的,恐怕就不止是關稅這一件事了。(文/王路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