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臺灣頻道  >   文化科教

        "鄉愁就在我的背包里"—兩岸詩人在閩共談鄉土創作

        2015年07月20日 08:28:3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再一次來到福建,詩人鄭愁予跟各位老友談起“鄉土”與“詩歌創作”,仍然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出生于山東,定居于臺灣,年少時期輾轉遷徙的經歷讓他對故土有著獨特的情感,“我的鄉愁就在我的背包里!编嵆钣枵f。

          2015“第十屆海峽詩會——美麗鄉村覓詩行”詩歌創作座談會近日在福建省建寧縣舉行。作為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盛會,活動邀請了港澳臺詩人鄭愁予、簡政珍、陳義芝、蕭蕭、辛牧以及大陸詩人舒婷、葉延濱和詩評家謝冕、孫紹振等50余位名家學者參會。來自兩岸四地的嘉賓、詩人齊聚一堂,以詩會友,考察鄉土,暢談創作。

          談及“鄉土”,鄭愁予仍然記得,1988年臺灣剛剛“解嚴”不久,他立馬到福建西北山區和沿海各地考察采風。

          “我從廈門的要塞看金門,也從金門的炮臺看廈門,我看到了各種炮彈打過后的殘敗景象,人們把它當作歷史保護了起來!编嵆钣枵f,如今炮彈成為了歷史回憶,而非怨恨。

          “‘鄉土’是海峽兩岸詩人共同的人文情懷!痹娙巳~延濱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兩岸詩歌文化交流開始起步,臺灣優秀的詩作讓大陸感受到,鄉土詩歌、田園風景原來可以是“疼痛的”鄉愁。就像讀余光中的詩,通過郵票、船票、海峽的意象,寫出了一種“望鄉之痛”,而這種情感引起了兩岸文人“鄉愁”的共鳴。

          詩評家、北大教授謝冕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兩岸通訊還不通達,香港詩人犁青就在他的家里請了臺灣詩人,通過電話跟內地詩人聯系!岸颊f‘窄窄的臺灣海峽’,但當時我們見面非常難,大家就通過電話來回交流詩歌!

          “為什么當時臺灣朋友從香港落馬洲看到大陸的山,會感到神傷?因為家鄉就在那里!敝x冕說,“我和臺灣的朋友,從過去不能相見,到現在擁有兄弟般的情誼。這是時代的進步!

          本屆詩會在15日至17日舉行,兩岸詩人、學者圍繞“現代詩:個人經驗與鄉土資源”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討論,并進行詩歌朗誦和鄉土采風。海峽詩會由臺港文學選刊雜志社發起創立、福建省文聯及其他相關單位主辦,自2002年以來已舉行10屆。

         。〒氯A社福州電 記者黃鵬飛)

        [責任編輯:李寧]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周看點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