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食品添加屢屢"中毒" 臺灣"毒淀粉"風波愈演愈烈

        2016年03月09日 14:59:37  來源:中新網
        字號:    

          封存318噸問題淀粉

          繼2011年“塑化劑”風波后,一個新名詞“順丁烯二酸”近日被臺灣民眾熟悉。這種會引起人體腎臟受損的化學物質竟被臺灣不法廠商添加入淀粉,隨之用于又Q(有彈性)又好吃的肉圓、粉圓、黑輪、板條、芋圓、地瓜圓、水晶餃等臺灣美食,臺灣食品安全問題,再次引起關注。

          臺灣“毒淀粉”事件起始于今年3月,嘉義縣調查站接獲檢舉稱,在食物中發現毒淀粉順丁烯二酸,全臺各地衛生局隨之展開稽查,不斷爆出問題食品被查出。

          據悉,全臺各縣市衛生局6月1日展開問題淀粉大檢查,共稽查8488家商戶,合格7720家,合格率91%。臺食品藥物管理局公布數據,5月14日至5月31日晚,全臺已封存近318噸問題淀粉。

          “塑化劑”事件余波未了,如今又一以化學制劑、工業原料添加食品的新案例,重創了臺灣美食形象。臺灣是著名的小吃天堂,不少大陸游客把去臺灣吃夜市當作赴臺的一大動力,臺灣社會對小吃的推崇也是信心滿滿。但伴隨“毒淀粉”蓋子被揭開,兩岸民眾發現,那些在游臺攻略中常被譽為不可錯過的美食小吃,在“毒淀粉”事件曝光后一一中招落馬。

          風波殃及餐飲行業

          有臺灣消費者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毒淀粉”事件越滾越大,在還沒確定安全前,肉圓、黑輪等小吃暫時少吃為妙。

          受“毒淀粉”風波殃及,臺灣各地小吃店營業額都不同程度下跌。彰化縣的肉圓生意跌三成,臺南70年老店友誠肉圓生意掉了一半。業者說,連老顧客也打電話來詢問,“你們的肉圓是不是用毒淀粉做的?”

          肉粿是臺灣新化、永康一帶知名的小吃,有近百年歷史的“侖仔頂肉粿”目前傳到第3代,店家一早就貼上“樹薯粉、地瓜粉未含順丁烯合格證書”。負責人說,希望當局要好好控管源頭,畢竟建立商譽不易,店家很無辜。

          但是影響已覆水難收,5月26日,新加坡要求進口商回收11種自臺灣進口的相關產品。5月27日,印尼也表示要對臺灣食品展開調查。馬來西亞衛生部隔日宣布,禁止臺灣11項含有順丁烯二酸的產品進口,其中大多數為生產珍珠奶茶的粉圓和珍珠。

        [責任編輯:李帥]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周看點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