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1949年發表的《美國與中國的關系》白皮書和艾奇遜國務卿給杜魯門總統的信都承認,美國政府基于它的所謂全球戰略和維護本國利益的考慮,曾經不遺余力地出錢、出槍、出人,支持國民黨集團打內戰,阻撓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艾奇遜在他的信中說:“中國內戰 不祥的結局超出美國政府控制的能力,這是不幸的事,卻也是無可避免的”;“這種結局之所以終于發生,也并不是因為我們少做了某些事情。這是中國內部各種力量的產物,我國曾經設法去左右這些力量,但是沒有效果”。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以后,當時的美國政府本來可以從中國內戰的泥潭中拔出來,但是它沒有這樣做,而是越陷越深,先是對新中國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其后在朝鮮戰爭爆發后,撕毀了美國關于不干涉中國內政的一切國際協議。1950年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宣布:“我已命令第七艦隊阻止對臺灣的任何攻擊!泵绹谄吲炾犌秩肓伺_灣海峽,美國第十三航空隊進駐了臺灣。為了使美國武裝入侵臺灣合法化,1954年12月,美國又與臺灣當局簽訂了所謂《共同防御條約》,將中國的臺灣省置于美國的“保護”之下。 美國政府繼續干預中國內政的錯誤政策,造成了臺灣海峽地區長期的緊張對峙局勢,臺灣問題自此亦成為中美兩國間的重大爭端。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
責任編輯:齊曉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