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文獻資料

        新疆

        時間:2005-11-17 18:21   來源:

           





        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
        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
        網址:www.xinjiang.gov.cn



        位于中國的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古稱西域,面積166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總面積的1/6,是我國行政面積最大的省區。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亞洲地理中心位于烏魯木齊市近郊。東北與蒙古,西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和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相鄰,邊界線長達5600公里,是我國邊界線最長、對外開放口岸最多的省區。





        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56%,盆地占44%。農、林、牧用地面積約6304.58萬公頃,占總面積的37.9%,現有耕地402.55萬公頃;園地面積33.59萬公頃,林地面積675.947萬公頃,牧草地面積1521.583萬公頃,占全國草場總面積的20%,居全國第二位。

        水能資源

        新疆冰川資源豐富,有大小冰川約1.86萬條,總面積2.4萬多平方公里。有大小河流570多條,山泉270多處,地表水總徑量1119.90億立方米, 地下水可采量252億立方米。新疆湖泊眾多,其中面積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139個,水域面積5504.5平方公里。新疆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3355.45萬千瓦,可開發的水能資源853.51億千瓦。
        生物資源:

        野生植物132科、856屬、近3569種,其中有特殊經濟價值的羅布麻、橡膠草等1000種,稀有者約100種。新疆分布的脊椎動物近700種,無脊椎動物約1.5萬種以上。共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116種,約占全國保護動物的三分之一,其中列為I級的保護的有28種,列為II級保護動物87種。
        礦產資源:
        已發現礦產138種。其中居全國首位的有:鈹、白云母、鈉硝石、陶土、蛇紋巖等。鐵礦查明儲量7.3億噸。有非金屬礦種70多個,其中白云母、寶石、石棉、和田玉馳名中外;鹽的儲量3.18億噸;芒硝儲量1.7億噸;鈉硝石儲量232.6萬噸。

        生態環境



        污染治理:
        新疆已初步建成了較為完善的環境監測網絡,現在環境監測站 46 個。 1985-2004 年全疆共投入工業污染治理資金 65.30 億元,完成工業治理項目 4000 多個,工業污染防治取得成效,“三廢”治理率繼續穩步提高。 2004 年,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 58.1% ,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 48.3% 。與 1985 年相比,分別提高了 19.6 和 28.0 個百分點。
        城市環境質量:
        城市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2004 年城市污水處理率達 67.8%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 35.9 %。建成環境噪聲達標區 40 個,達標面積 315.20 平方公里。建成煙塵控制區 58 個面積達 351.90 平方公里。 2004 年,全疆城市空氣質量達到 I 、 II 級的天數平均占 60.7 %。全疆城市噪聲環境好和較好的城市占 56.3 %,輕度和中度超標的城市占 37.5 %,重度超標的城市占 6.2 %。石河子市、伊寧市、庫爾勒市、克拉瑪依市等 13 個市、縣、區獲得“自治區級園林城市”稱號。其中石河子市綠化率達 40.5 %, 2000 年被聯合國授予首屆“國際迪拜人居環境改善范例獎”, 2001 年獲得“國家園林稱號”。全疆國家級“綠色學!边_ 6 所,自治區級“綠色學!崩塾嬤_到 68 所。
        生態環境保護
        新疆綠洲面積 7.07 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 2.94 %,綠洲森林覆蓋率已達到 14.95 %,全疆 93 %的農田得到了林網的有效保護。
        自然保護區:
        新疆已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區 26 個,保護區總面積為 20.42 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疆總面積的 12.9 %;建成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2 個,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 6 個,總面積 12.76 萬平方公里,占全疆國土面積的 8.0 %。



        人 口



        人口現狀



        2004年,新疆總人口 1963.11 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 1182.86 萬人,占總人口的 60.25%。



        人口增長



        人口自然增長率由 1955 年的 16.27 ‰下降到 2004 年的 10.91 ‰。,人口出生率由 1955 年 30.67 ‰。下降到 2004 年 16.0 ‰。,婦女總和生育率由 1970 年的 5.14 下降到 2004 年的 2.01。



        平均壽命



        新疆是世界長壽區,在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時,我國共有百歲老人3765人,其中新疆就占865人,并曾被國際自然醫學會宣布新疆和田地區為世界長壽區之一。



        人口素質



        新疆每十萬人口中,大專以上人口 5127 人,高中及中專人口 12178 人,初中人口 27552 人,小學人口 37909 人。文盲人口 103.68 萬人,文盲率 7.72 %。大專以上人口的比例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文盲率比全國的平均水平低 1.36 %。

        就業人員

        2004年末,就業人員 744.49 萬人,比1978 年增長 51.6 %,其中城鎮就業人員 349.43萬人,增長 49.0 %,鄉村就業人員 395.06 萬人,增長 53.9 %,城鎮登記失業率由 1979 年的 7.1 %下降到 2004年的3.8 %。

        勞動報酬

        2004年末,新疆在崗職工235.97 萬人,比1978 年增長 3.9 %,職工平均工資 14484 元,增長 19.2 倍,扣除物價因素,比 1978 年實際增長 3.0 倍。

        城市概況

        共有城市22個,其中特大城市1個,中等城市8 個,小城市 10 個,縣城 66 個。城市面積 2.36 萬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 585 平方公里,城市創造的生產總值占全疆的 60 %以上。

        城市基礎設施

        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市道路總長 3706 公里 ,公交車輛 7438 輛,運營線路 2096 公里 ,出租車 2.30 萬輛,供水管道 4089 公里 ,天然氣管道 1888 公里 ,集中供熱面積 10321 萬平方米;城市燃氣普及率 87.3 %,用水普及率 98.1 %,人均擁有道路面積 11.01 平方米 ,人均擁有公共綠地面積 6.75 平方米 ,建成區綠化覆蓋率 31.8 %,城市公園數達到 109 個,公園面積 2203 公頃。





        經 濟



        國內生產總值(GDP)

        2004年新疆生產總值2200.15億元,比上年增長11.1%,比1978年增長11.5倍,年均遞增10.6%。新疆人均生產總值11199元,比全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高約570元。產業結構得到不斷優化和調整,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由1978年的35.8:47.0:17.2調整為20.2:45.9:33.9。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2004年全區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48億元,比上年增長18.2%,比1978年增長19.7倍,年均增長12.9%。

        農業產值和增長率

        2004年農業增加值444.7億元,比上年增長5.1%,比1978年增長6.1倍。糧食總產量828.53萬噸,比上年增長3.4%,比1978年增長1.2倍。棉花產量175.25萬噸,占全國棉花總產量的27.73%,F代畜牧業不斷發展,2004年末牲畜存欄頭數達5206.37萬頭(只),比上年增長3.6%,比1978年增長10.7倍。肉類總產量128.13萬噸,比上年增長11.4%,比1978年增長12.3倍。新疆特色農產品發展方興未艾,棉花、啤酒花、番茄、紅花、枸杞、哈密瓜、吐魯番葡萄、庫爾勒香梨、和田石榴等特色農產品飲譽國內外,其中啤酒花占全國總產量的70%,枸杞占50%以上,紅花占60%以上。新疆已成為全國最大商品棉、啤酒花和番茄醬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和甜菜糖生產基地。

        工業產值和增長率

        2004年工業增加值745億元,比上年增長14.5%,比1978年增長10.3倍。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穩步提高。2004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油產量2227.71萬噸,位居全國第3位,比上年增長5.1%,比1978年增長5.3倍;原煤產量2219.64萬噸,比上年增長15%,比1978年增長1.1倍;發電量244.1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2.7%,比1978年增長10.5倍。企業整體經營水平不斷提高,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截止2004年底,新疆上市公司已有27家,總市值405.39億元,總股本83.62億股,累計募集資金110.92億元,這些上市公司對新疆的經濟建設與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固定資產投資

        2004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60億元,比上年增長15.8%。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全社會投資累計達到7854.9億元,年均增長19.7%。先后建成了一大批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如塔里木農業灌溉和環保一期工程、烏魯瓦提水利樞紐工程,北疆鐵路、南疆鐵路及其西延工程、蘭新鐵路復線,沙漠公路,吐一烏一大高等級公路、烏一奎高速公路,南北疆光纜等。新疆鐵路營業里程已達2998.5公里,鐵路運輸能力大幅度提高。公路通車里程8.65萬公里〈含兵團〉,已形成以烏魯木齊為中心,以7條國道為主骨架,東聯甘肅、青海,西出中亞、西亞各國,南通西藏,并與境內68條省道相連接,境內地市相通,縣鄉相連的公路交通運輸網。全疆現有民用機場12個,航線92條,形成了以烏魯木齊為中心、連接國內外65個大中城市和11個國外城市的空運網,通航里程已達11.18萬公里。到2004年底,固定電話普及率為26.6%,移動電話普及率為25.3%,互聯網用戶78.1萬人。

        外貿狀況

        已有國家批準的開放市、縣70個,開放一類口岸17個,兩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一個加工貿易區和三個邊境經濟合作區,已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2004年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56.3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2%,比1978年增長了244倍,年均增長24.6%,對外貿易主要國家和地區為哈薩克斯坦、美國、俄羅斯、歐盟等。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自1978年起,外商直接投資累計5.8億美元。自1992年起已成功舉辦13屆烏魯木齊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

        旅游業

        2004年,新疆接待國際旅游人數31.69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0.9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7.5%,較1978年增長1977倍,年均增長35.5%;國內旅游人數1241.58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108.96億元,比上年增長22.9%。旅游收入占GDP比重達5.0%。旅游業已成為新疆國民經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非公有經濟

        2004年新疆私營企業發展到4.3萬戶,從業人員57.25萬人,注冊資金643.2億元;個體工商戶46.7萬戶,從業人員74.2萬人,注冊資金86.8億元。非公有制經濟創造的生產總值約占全區的21.8%。

         

        科技與教育

         

        科 技

        到2004年底,全區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4.5萬人,每10萬人口中大專以上學歷有5000多人,居全國前列。全區擁有縣以上獨立研究與開發機構122家;1979年以來,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545項,其中獲國家獎勵的137項,科學技術在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教 育

        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在校生439.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占57.8%,專任教師26.5萬人。截至2004年底,全區實現“普九”的人口占到全區人口的71.9%,青壯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全區現有普通高校28所,本?圃谛W生16.3萬人,比1978年增長14.8倍。

         

        文化衛生與體育

         

        文 化

        文化事業欣欣向榮,廣播人口覆蓋率達到92.9%,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2.5%。 新疆的報紙用維吾爾、漢、哈薩克、柯爾克孜、蒙古、錫伯6種文字出版發行,少數民族的報紙達43種,刊物達80種;新疆人民廣播電臺實現了維吾爾、漢、哈薩克、柯爾克孜、蒙古5種語言播出,新疆電視臺實現了維吾爾、漢、哈薩克3種語言播出。少數民族古代文學巨著《福樂智慧》、《突厥語大詞典》和少數民族歷史史詩《江格爾》、《瑪納斯》以及維吾爾族大型古典音樂套曲“十二木卡姆”等一批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得到了有效保護,并得以發揚光大。

        衛 生

        全區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在校生439.9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占57.8%,專任教師26.5萬人。截至2004年底,全區實現“普九”的人口占到全區人口的71.9%,青壯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全區現有普通高校28所,本?圃谛W生16.3萬人,比1978年增長14.8倍。

        體 育
        2000-2004年,新疆運動員在國際、洲際比賽中, 共獲20個冠軍、15個亞軍、17個第三名。在全國比賽中,共獲71枚金牌、81枚銀牌、76枚銅牌。尤其是2004 年,新疆殘疾選手首次參加第12屆雅典殘奧會,取得1金、3銀、2銅的優異成績,并有2名運動員破2項世界紀錄,實現了新疆選手在殘奧會歷史上獎牌零的突破。新疆已發掘整理出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共136個。


        通 訊



        電  臺

        2004年廣播電臺6座,電視臺1 座。全區廣播人口覆蓋率92.87% ,電視人口覆蓋率92.53%。有線電視用戶130.27 萬戶。

        電  話

        2004 年年末固定電話用戶 516.70 萬戶(其中含小靈通用戶),普及率 26.6% ;移動電話用戶489.70 萬戶,普及率 25.3% ;互聯網用戶 78.05 萬戶。



        交 通



        鐵  路



        中國鐵路第三次大提速重點工程之一的蘭新鐵路提速工程進展順利。蘭新鐵路東起甘肅省蘭州市,西至第二條亞歐大陸橋中國段的最西端阿拉山口站,是連接中國東部與西部的一條干線鐵路,也是新疆通往內地的唯一的鐵路通道。 蘭州至烏魯木齊的鐵路復線已經貫通,南疆鐵路從庫爾勒到喀什的重點工程正加緊建設。鐵路主干蘭新線是新疆與內地交通的大動脈。 2004 年末,鐵路營運里程 2999 公里 ; 2004 年,鐵路旅客發送量 1023 萬人,貨物發送量 5083.20 萬噸,分別比 1958 年增長 171.2 倍和 20.7 倍。



        公  路



        全疆各地、州、縣都通了公路,形成了以烏魯木齊為中心,以國道、省道公路為骨架,縣鄉公路為脈絡,連接疆內外和周邊國家的交通運輸網。新疆 2004 年新增農村公路 6500 公里 ,新增通公路村257 個,新增通油路村 596 個。公路通車里程 86824 公里 ,截止 2004 年底,民用汽車保有量達 50.07 萬輛,全年完成公路客運量 2.84 億人次,貨運量 3.17 億噸,分別比 1955 年增長 342.0 倍和 58.8 倍。



        民  航

         


        新疆是中國擁有民航站最多航線最長的省區。烏魯木齊機場是中國通往西亞、歐洲的航空通道,是中國六大門戶機場之一。以烏魯木齊為中心,覆蓋全疆,輻射全國 62 個大中城市,連接中亞、中東、俄羅斯等 15 個國家 19 個城市的 84 條航線和區內 12 個地、州、市的空運網, 2004 年民航通航里程 11.18 萬公里。 2004年全年民航完成貨郵吞吐量 8.6 萬噸,增長 15.7% ;民航完成旅客吞吐量 516.4 萬人次,增長 59.6%。




        (來源:新疆自治區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