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中國臺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云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科技獎勵

          時間:2006-05-29 16:35    來源:     
         
         

          中國政府早在1955年就發布了《中國科學院科學獎金的暫行條例》,決定對重大科技成果進行獎勵;1984年,政府又設立了科學技術進步獎。1999年5月,中國設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五個獎級,每年評選一次,并召開全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由國家主席頒獎。

          2004年2月,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環境科學研究專家劉東生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航天技術專家王永志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中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系統組成最復雜、技術難度最高的國家重點工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同時,還產生國家自然科學獎19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9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15項。

          地方政府與民間機構也設立了單獨的科學技術獎項。此外,部分國(境)內外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還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或自籌資金,面向社會設立經常性科學技術獎,該等獎項針對直接從事科學技術研究活動的個人,因而有助于激發科學家本人從事科學技術發明創造的積極性。目前獲得國家主管部門批準的獎項有杜邦科技創新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詹天佑土木工程科學技術獎、通用汽車中國科技成就獎和拜耳青年科學家獎等。 (選自《中國2005》)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