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中國臺灣網
          
        北京 晴 7 ~ -3 ℃ 微風/臺北 多云 18 ~ 12 ℃ 微風
        特別推薦
        重要文獻匯集
        重要言論
        中共中央文獻
        全國人大文獻
        中央政府文獻
        全國政協文獻
        中央軍委文獻
        外交文獻
        國臺辦文獻
        其他部委文獻
        民主黨派文獻
        民間團體文獻
        歷史文獻
        地方政府文獻
        臺灣地區相關文獻
        中國政府白皮書
        七日回顧
        歷史上的今天
        大事記
        數  據
        涉臺常識
        中國概況
         
         
         
        字號:
        張克輝:回顧歷史喚深思 擔負責任創未來(2006.09.10)

          時間:2006-09-11 10:16    來源:     
         
         

          2006年9月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名譽主席張克輝在“紀念臺灣光復致敬團祭黃帝陵60周年座談會”上,向與會的臺灣鄉親道出了一個臺胞的真摯心聲,他呼吁:我們應該通過對六十年前那段歷史的回顧,喚起更深的省思,從而擔負起更大的歷史責任,共同面對兩岸關系的前途和中華民族的未來。

          張克輝在發言中首先代表全國臺聯和大陸臺胞們向來自故鄉寶島的全體鄉親表示熱烈歡迎。他細數了自己從臺灣到大陸的生活經歷,以及被臺灣當局阻撓無法踏上寶島故鄉的不平與無奈,談到動情之處不禁發問:“我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怎么不能回自己的故鄉?我不知道為什么不能回去!”

          張克輝說:“今天,我們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召開座談會。60年前臺灣光復致敬團的到訪是海峽兩岸的大事,是臺灣同胞心向祖國的具體體現。在60多年后的今天,原臺灣光復致敬團的后人組團謁陵完成先人遺愿,值得高度的贊揚!

          張克輝在講話中表示:“60年前的臺灣光復致敬團大陸之行是非常了不起的!彼仡櫍1946年,在臺灣剛剛結束長達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回歸祖國一周年之際,為了表達重回祖國懷抱的感情,臺灣當時的著名人士策劃組成了臺灣光復致敬團赴大陸。致敬團為這次活動制定的任務有三:一、 謁拜中山陵,向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致敬。二、獻金捐款,促進兩岸同胞溝通、撫慰抗戰陣亡將士家屬、發展教育事業。表達臺灣650萬同胞對祖國人民的情誼。三,恭祭黃帝陵。

          “恭祭黃帝陵最能體現“祭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中國人不管從什么地方回來,都要首先到祖先的靈牌前說 :我回來了!當年致敬團拜謁黃帝陵就是要代表臺灣人民向我們的祖先報告:經過50多年的殖民統治,臺灣回來了,臺灣人回來了。這是臺灣人民認祖歸宗的聲音。赤子之心,可照日月!”

          張克輝說:“近年來,大陸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臺胞的政策,無論投資經商還是求學讀書,或者旅游都更加簡單,更加有保障。還有對臺灣10多種農產品采取零關稅,使臺灣農民兄弟得到實惠! 

          對于臺灣同胞在抗日戰爭中的英勇表現,張克輝指出:臺灣同胞具有愛國主義的光榮傳統。我們同日本殖民主義進行了長期的抗爭,沒有抗日的勝利就沒有臺灣的回歸。這是海峽兩岸中國人長期奮戰的結果,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的體現。

          張克輝最后說道,60年前,臺灣光復致敬團在大陸引起了強烈反響,場面之熱烈情景之感人都留在了致敬團團員的心中。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辦“紀念臺灣光復致敬團祭黃帝陵60周年座談會”,是希望通過對六十年前那段歷史的回顧,喚起我們更深的省思,堅持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原則,兩岸人民是手足兄弟,都是中國人,從而擔負起更大的歷史責任,共同面對兩岸關系的前途和中華民族的未來,為祖國的完全統一和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李徽)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齊曉靖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