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
按增減值來看,今年各部門預算絕大部分都在減少,增加和持平的則屬于少數。而增加、減少較多者,大多與公車購置問題有關系。
加
市工商局679萬元更新執法車
北京市工商局今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比去年增加872.11萬元,今年市工商局在因公出國(境)費、公務接待費上都與去年預算持平,保持不變,此次增加的費用來自公務用車更新購置和運行維護費。
市工商局介紹,由于今年工商系統有43輛執法用車已達到報廢條件,需要更新,今年安排的工商執法用車更新購置費預算是679萬元,而去年沒有安排購置新車。
市高院的增加比例較為明顯,今年三公經費預算1956萬元,比去年預算增加671萬元。其公務用車購置費今年預算數322萬元,而去年為零。
減
市市政市容委少購車省559萬
從絕對值看,減少數額較多的是市市政市容委。該委今年三公經費1236.8萬元,比去年預算減少966.99萬元。其減少值主要出自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維護費。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今年預算數75.63萬元,比去年減少559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今年預算數872.51萬元,比去年預算數1190.2萬元減少317.69萬元。
北京市市政市容委解釋,其主要原因是原所屬單位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及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宣傳中心調整為市政府直屬執法機構,不再作為市市政市容委二級預算單位,減少了相應的費用。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趙鵬
□觀察
曬三公還有前進空間
根據國家統一安排,2011年科技部開國家部委先河,首曬三公經費。雖然國家部委首次公開了三公經費,但其公布過程、內容以及缺乏解讀等方面受到質疑:有的部門公布內容僅一句話,毫無解釋;公布位置五花八門,似乎在和公眾捉迷藏;未按國家要求,逾期公布者也有。
隨后,北京在全國省級地方政府中率先公開公車數量、部門決算、三公經費預決算等相關信息。今年,本市進一步深化預決算信息公開,在部門預算編報中增加三公經費預算報表,對三公經費預算進行單獨列示;區縣三公經費公開工作也正陸續展開。
連續兩年在全國兩會上提出三公問題建議的全國人大代表薛少仙直言,雖然北京市的三公經費公開起點較高,但還是有前進的空間。
目前,我國的預算數據共涉及到類、款、項、目、級這五個層次。今年北京市在公布三公經費的同時,各部門預算已更細化,從以前只公布到“類”,到今年已經公布到“款”了。
不過薛少仙介紹,在一些地區,三公經費等預算數據,最細的已公布到“目”這個層次了。他認為,三公經費的公開不能是一個籃子里堆滿了東西,看不出個名堂。無疑,數據公布的層次越深、越細,公眾能從中讀到的數據、讀懂的東西就越多,自然也越有利于公眾監督政府部門。
他同時指出,在預算編制方面,很多地區的公眾對政府和部門預算的參與程度太低。因此政府在編制預算過程中,人大要運用多種形式提高公眾參與度。如在臺州市,一些鄉鎮會先公開預算草案,基層人大代表和普通群眾代表都會共同參與討論,根據各方意見幾易其稿后再形成一個較為固定的方案。通常,這樣就能減少包括三公經費在內的預算投資數額,起到節約資金的作用。
他舉例說,假如交通部門要投入10億元建設道路,那么這10億元要分別用于哪幾條道路,都要在預算中有明確的顯示。
薛少仙直言:“我是一名官員,也是三公經費使用者,但總告誡自己應慎用三公經費�!比珖舜蟠砣~青也告訴記者,他經常提醒自己絕不要額外花三公經費的錢,像公務出行能和別人同車就不要單獨用車,因為這也是一個節約三公經費的問題。
如今三公經費已經公開了,但很多公務員并未樹立起把三公經費當錢看的“習慣”。歸根到底,這個錢不用他自己出。
或許,當公務員三公經費的使用和其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掛鉤了,問責機制也有了,制度的進步就會結出碩果。
三公經費的公開和使用,雖然任重道遠卻前途可期。(趙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