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
我注意到的確過去這段時間里,大家最最關注的好像全放在鐵道部這樣一個變遷當中,那我覺得有請可原,因為“鐵老大”,“鐵老大”,我們叫了這么多年,作為“鐵老大”重要的代表——鐵道部現在政企分開,而且發生了很大很大的變化,“鐵道部”這三個字要從我們記憶當中去除了,而且它是伴隨著共和國64年道路一路走來的。但是你要問在這次調整當中最看中的是什么?我覺得恰恰不看中這一塊,為什么?這在大家的預料當中,而且早就應該這么做了。
我最看中的,如果站在老百姓角度當中來說,當然是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這樣一個設立。因為我記得十幾年前的時候,當時我們在做廣東發生了河源豬肉又出現問題的時候,十幾年前我們采訪的時候就看出和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很多部門都管,但誰都互相推諉,最后這個問題就卡在那兒。民以食為天,老百姓最關注這一點。那么這一次把食品安全辦公室,包括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包括質檢總局和工商總局相關職能合并起來,成立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那我覺得這讓我們產生了巨大的期待,今后能不能變成多個部門相互交叉、互相推諉,誰都管,誰都不管,最后在食品安全方面留有很大的漏洞,因為這個改革能使我們將來的食品藥品更安全一些,那我覺得這當然是我們應該最看中的一點了。
歐陽夏丹:
你看像政府放權了之后,責任更加明晰之后,有可能會帶來另外一個問題,比如說對社會管理創新的要求會被更高,因為這次改革畢竟并意味著像以后社會機構、民間組織更加活躍。
白巖松:
沒錯。其實我發現媒體從昨天到今天,大家一直把注意力大多的都放在了鐵道部,包括名字長短等等問題上,我覺得有一個極其重要的一點,甚至在未來的發展可能比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這樣一個設立都還要重要的東西,幾乎被媒體,包括被我們很多人給忽略不計了,我覺得太遺憾了,我要說的是什么呢?在這次整個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過程中,有一點要強化未來的社會組織在社會管理方面發揮這種作用,這里明確地告訴大家,比如涉及到慈善類的行業協會等等這樣的社會組織,將來比如說要成立的時候,只需要向民政部門來登記,依法注冊,而不再需要上級主管部門這樣一個批準。大家可以想像,這未來對于社會組織,包括很多NGO,包括強化社會組織管理等等將是多么巨大的一個成長空間。當然這里我要加一個括號,像政治法律類、宗教類,包括境外非政府組織、駐華機構等等,因為它比較復雜,要成立相關的社會組織的時候還需要上級部門報批。但另外一方面,可是大大放松了,這個時候社會組織如何為未來的社會管理提供這種強大的助推,我覺得大家完全可以樂觀地去期待。
歐陽夏丹:
是,因為涉及到分權、放權等等,可能在實際操作的過程當中會比我們想象的難度要更大,但是畢竟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因為機構改革的新一輪序幕又被緩緩地拉開了,所以未來更值得我們擁有更多的期待。
歐陽夏丹:
在這一輪的改革當中,鐵道部將會被撤銷,所以作為它最后的一個掌門人——盛光祖部長自然也會成為大批媒體記者圍追堵截的一個對象,所以今天的面孔讓我們來記錄這位老鐵路人。
記者:
鐵道部門員工的穩定,您會擔心嗎?
鐵道部部長 盛光祖
沒有問題,非常好。
記者:
他們現在態度是什么樣的?
盛光祖:
他們積極支持改革。
解說:
追逐、拉扯、包圍,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昨天中國最后一任鐵道部部長盛光祖無疑是媒體關注的焦點人物。
盛光祖:
我覺得這個改革實施大部制管理以后,首先對于中國各種交通運輸方式,包括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經過國家的統一規劃,能夠形成一個整體合力。
解說:
雖然撤銷鐵道部的消息早有傳聞,但直到3月4日,盛光祖在代表駐地,面對著記者關于“你是不是最后一任鐵道部部長”的問題時,他的回答仍然是“我現在也不清楚,是不是最后一任不重要,關鍵是根據國家的需要!
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 馬凱:
方案提出,將鐵道部擬訂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不再保留鐵道部。
解說:
3月10日,隨著《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公布,經歷了64年變遷的鐵道部將退出歷史舞臺,盛光祖也迅即被媒體稱為鐵道部的“末任部長”。
記者:
您作為末任鐵道部長,是不是有遺憾?
盛光祖:
沒有遺憾。我當不當鐵道部長沒有關系,關鍵是中國鐵路要更好發展。我的工作,我服從于國家需要,服從組織安排。
解說:
回顧盛光祖的履歷,在公眾眼里,他是兩年前的2012年2月因為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嚴重違紀被免職而臨危授命火線上任的鐵道部部長,但對于鐵路職工們來說,他可是一位老鐵人。從1968年大學畢業到1999年升至鐵道部副部長,他一直在鐵路系統工作。直到2000年,他才脫下穿了32年的鐵路制服,調任海關總署副署長,并于2008年升任海關總署署長。2010年,盛光祖已經62歲了。他大概從沒想到自己退休前的這三年將會成為他整個職業生涯中暴露在聚光燈下次數最多的三年。鐵路降速、安全事故、資金問題、春運買票難,落在他肩膀上的沒有一件輕擔子,而“7.23”動車事故是盛光祖認任生涯乃至整個鐵路發展史上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胺浅,F實的一個問題,就是不能再出事了。再出事,你有一千張嘴也沒法交待!,這是“7.23”事故以后,盛光祖曾對媒體說過的話。昨天,面對記者的層層圍攻,盛光祖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最終逃出了包圍圈,而這張獨自離去的背影也成為今天被媒體廣泛轉載的照片之一。
歐陽夏丹:
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盛光祖始終面上是帶著微笑的,不知道他的內心是否很平靜,至少我們看到,在他就任鐵道部長的這些年日子過的是相當不平靜的。
[ 責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