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60秒讀懂世園會是個啥會?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攝影報道) 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江千鄉恰曲納村的旦正在鄉親們的眼里是個倔強的孩子。2015年,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他堅決不當貧困戶,靠在公路建設項目中當小工,帶人務工,憑借自己的努力拼搏成功脫貧致富,并且帶領一大批有發展意愿的鄉親們通過務工實現了脫貧。
旦正和忠貢在大武隧道工地接受本網記者采訪
旦正和工友們進入大武隧道撿拾垃圾和石頭
恰曲納村的鄉親們都說,旦正還沒有長大成人,他父母就先后去世,真是個苦命的孩子。家里沒有草場,也沒有牛羊,只有4個弟妹嗷嗷待哺�?恐木葷陀H戚們的幫助,旦正帶著4個弟妹每年挖蟲草掙些收入。一天天長大的旦正暗暗發誓,要靠自己的誠實勞動讓弟弟妹妹每天有酥油茶喝,逢年過節能吃上肉。
國家決定開工建設德馬高速(花石峽至久治)后,旦正覺得機會來了。要修路,肯定要有大批工人來,大批工人肯定要有吃喝,開個小賣部賣個零食都應該能掙不少錢。2013年,旦正拿出一家人從牙縫里省下的幾百塊錢,到處借錢,為了省錢,旦正買來彩鋼板,請親戚們幫忙在夏日來(地名,近大武隧道)搭建彩鋼房小賣部。
因為沒有經驗,批發來的商品沒有想象的那樣好賣。修路工人到小賣部多半是是買廉價煙和低價白酒的,而這些商品的利潤又非常低,一年下來也就能掙七八千元。
人可以沒有錢,不可以沒有善良。旦正覺得這些修路的人和自己一樣都需要幫助。點滴小事,他都會力所能及地幫助那些外來的陌生人。漸漸的,項目部傳開了,夏日來附近有個彩鋼房小賣部,店主是個瘦小的藏族小伙子,人非�?煽�,又樂于助人,還特別熱情。
轉眼時間到了2015年,國家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村里人都勸旦正申報,你家要不是貧困戶就沒有貧困戶了。旦正卻懵懂地看著大家,貧困戶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我自己有手有腳能勞動,為什么要國家養著我(因為旦正經常在小賣部值守,他對國家的扶貧政策了解得并不全面)。項目部的領導有天聽說了旦正的故事,專門跑過來買煙�!靶』镒�,你開這個小店能掙多少錢��?敢不敢帶些人來公路工地上干活?”
旦正心動了,可是沒有啟動資金。沒有任何抵押的他最終憑借良好的聲譽,由黨員干部擔保貸了兩萬塊的款。買不起工具,就租,買不起帳篷,還是租,村里人覺得這個小伙子可靠,也愿意跟著他去公路上干活,大家在工地上撿垃圾、撿石頭,把成卷的草皮鋪設在修好的公路兩側,在路兩邊的菱形格內種草,度過了一個忙碌又充實的夏天。
三個月的工作結束了,大家出工少的掙到了七八千元的工資,多的超過了萬元。人生中第一次見到了這么多鈔票,伙伴們高興地把旦正抬了起來“沙格(藏語好的意思),沙格!”
公路施工中,有許多的零散工作需要人,通常大施工隊不接這些,小施工隊嫌工錢少又不愿意來。旦正帶出來的人干活踏實不偷懶,項目驗收時一遍過,臨時有活聽指揮。好名聲讓旦正接到了一個又一個“小活兒”,也為伙伴們掙來一筆又一筆豐厚的血汗錢。
換好手機了,置辦新工具了,不經意間,旦正隱約有了包工頭的模樣,不變的是他的真誠和憨厚。最近,德馬高速大武隧道封閉施工,旦正帶了二十多名工人前來務工,負責撿拾施工現場的垃圾和石頭。一邊撿石頭,一邊看著隧道外的天氣,旦正說,再過幾天就可以鋪草種草了。
短短幾年,旦正帶出來的務工隊累計用工300多人次,鄉親們在旦正的帶領下,憑借吃苦耐勞從工地上掙回300多萬的收入。旦正本人也在瑪沁縣大武鎮買了商品房,把自己的孩子接到州上接受更好的教育。
旦正記得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每個人,并且努力回報給大家,哪怕是一個糌粑,一碗茶。每每有人夸贊旦正是大老板,他總是羞澀地低下頭:沒有國家修建高速公路,我一個窮孩子哪有機會帶領鄉親們從事勞務掙錢。男子漢要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奮斗出精彩的人生,讓更多人過上好日子。
倔強旦正的故事激勵著甘德縣江千鄉無數的群眾,鄉上還特別推薦了他評選全縣創業致富帶頭人。大家都說,倔強的旦正主動不當貧困戶,踮起腳尖夠到了幸福的果子,還幫助更多的人一起致富,是條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