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團大戰,這些細節應該銘記!
7月的山西陽泉獅腦山
松濤陣陣
獅腦山頂峰
百團大戰紀念碑
如一把鋒利的刺刀直插云霄
獅腦山百團大戰紀念碑。
80多年前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
百團大戰
極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信心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上
寫下了光輝一頁
如今,那場大戰的一幕幕
依然在我們的記憶深處回響
游客在陽泉市百團大戰紀念館內參觀。新華社記者 燕雁 攝
日軍對抗日根據地
“掃蕩”的重點是華北地區
在1939年和1940年的兩年中
僅華北地區日軍出動千人以上的
大規!皰呤帯本陀109次
使用兵力總計在50萬人以上
“那就打一個大仗
給敵人來個總破襲
打出中國人的勇氣!”
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說
為粉碎日軍的“囚籠政策”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
在華北發動了百團大戰
這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
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
持續時間最長的進攻戰役
1940年,彭德懷在“百團大戰”時,于山西省武鄉縣關家垴前線炮團哨所(距敵只有五百米)觀察敵情,指揮戰役。新華社發
在華北交通線中
正太鐵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是日軍在華北的重要戰略運輸線之一
1940年7月22日
《戰役預備命令》下達
規定以不少于22個團的兵力
大舉破襲正太鐵路
戰役發起后
由于八路軍廣大指戰員
和抗日根據地民眾
痛恨日軍的“囚籠政策”
參戰積極性非常高
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
還有許多地方游擊隊
和民兵參加作戰
1940年8月,八路軍總部對華北日軍發起“百團大戰”,129師官兵參戰。新華社發
在得知各破襲戰參戰兵力
已達105個團時
彭德懷說道
“不管一百多少個團
干脆就把這次戰役叫做
百團大戰好了!”
1940年10月22日
新華社發布了
八路軍總部關于百團大戰的
第一號戰斗捷報
全國一片沸騰
民眾為百團大戰勝利歸來的英雄戴光榮花。新華社發(沙飛 攝)
大戰中的諸多故事令人動容
為掩護正太鐵路的破襲
八路軍129師385旅兩個團
連夜占領獅腦山
靠吃黑豆、啃苞米、喝菜湯
與日軍持續鏖戰
多次打退了日軍的炮火及輪番轟炸
這是在山西獅腦山血戰中的我軍機槍陣地。 新華社發
后來被稱為
“白刃格斗英雄連”的官兵們
曾與敵人進行肉搏戰
共擊斃日軍小隊長以下40多人
取得最后勝利……
打破了八路軍拼刺刀拼不贏日軍的神話
范子俠烈士
曾帶領將士在距敵60多米處開炮
夜襲桑掌橋
喬裝打扮成日軍
智取測石火車站
頂著敵人釋放的毒氣
攻克草帽山據點
“我前進,你們跟著我;
我停止,你們推動我;
我后退,你們槍斃我”的名言
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
……
這是八路軍129師在山西武鄉關家垴戰斗中與日寇激戰。新華社發
歷時4個多月的百團大戰
八路軍在地方武裝
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緊密配合下
共作戰1824次
斃傷日軍2萬余人、偽軍5000余人
俘日軍280余人、偽軍1.8萬余人
拔除據點2900多個
破壞鐵路470余公里
公路1500余公里
……
沉重打擊了日軍囂張氣焰
極大鼓舞了全國軍民抗戰信心
創造了中國抗戰史上的輝煌篇章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攻克淶源縣日軍據點東團堡。新華社發
青山巍峨,松柏蒼茫
曾作為“百團大戰”主要戰場的
山西獅腦山
如今已是游人如織的著名景點
山,還是那座山
可景致卻大不相同
藍天白云,風穿林間
今日的幸福生活
便是對長眠于此的先烈們
最好的告慰
銘記歷史,才能開創未來
珍愛和平,才能擁有美好明天
游客在獅腦山百團大戰紀念碑游覽。
來源:新華社微信
策劃:宋君毅、李瑜
記者:馬驍駒、王學濤、李紫薇
參與報道:周喆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解放軍分社、山西分社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