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小城匠造讓中國吉他走向世界
央廣網荊州8月29日消息(記者鄧子依)是什么讓一把定價近6萬元的手工吉他一琴難求?又是什么讓一個老工業基地崛起年產值近十億元的文化產業新生態?答案就藏在松滋市文化創新產業園的每一把吉他里。
松滋市文化創新產業園內的各式吉他面板(央廣網記者鄧子依 攝)
8月28日,記者隨“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團走進全國唯一全品類高端木吉他生產基地——松滋市文化創新產業園,解讀小城匠造如何在國際高端樂器市場奏響“中國強音”,探訪中國高端吉他的突破之路。
匠造 雕琢聲音的靈魂共鳴
在桐馨樂器的恒溫恒濕車間,工人們正俯身工作臺,精細加工來自阿爾卑斯山的云杉木料?諝庵酗h散著木材的清香。每一把高端定制手工吉他,需經歷數百道工序、耗時三個月方能完成。
制琴師正在手工制作吉他(央廣網記者鄧子依 攝)
作為中國唯一全制程恒溫恒濕控制的吉他工廠,桐馨樂器的生產車間始終將濕度控制在45%±5%,溫度維持在25℃-31℃!澳静氖怯猩,只有在穩定環境中才能發揮最佳聲學性能!蓖┸皹菲髫撠熑送翡h華表示。
在工廠的手工法式蟲膠漆工作室,油漆匠人汪娟正用軟布蘸取琥珀色的蟲膠漆,均勻涂刷、打圈于吉他面板!懊恳话押眉,僅上漆就需三十天,經手工打磨數百遍,直至漆膜層柔和、光滑、細膩、平整!彼嬖V記者,這種源自歐洲的古典手工油漆工藝,能使漆面薄而柔韌,最大限度保留木材的振動特性,確保音色純正。
制琴師正在手工制作吉他(央廣網記者鄧子依 攝)
“做吉他不是做木工,聲音才是靈魂!蓖翡h華輕撥一把剛完工的吉他,渾厚而富有層次的聲音回蕩在整個車間!奥曇舻目刂票仨氁蕾囀止,要用手去感知木材的強度、硬度和發聲特性,才能確保琴音精度!
這位從松滋走出去又返鄉創業的企業家,帶領團隊憑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出中國高端手工吉他領域的“頂流”產品。其自主研發的“MONTOYA”雙面板吉他,市場售價達5.98萬元,更成為德國尼爾廷根國際吉他藝術節音樂會的指定用琴。
制琴師正在手工制作吉他(央廣網記者鄧子依 攝)
如今,桐馨樂器月銷高端吉他超過3000把,其中80%出口至歐美日等高端市場,打破了國產吉他長期局限于中低端的傳統格局。
出圈 一座城的“吉他夢”
松滋的樂器產業正蓬勃發展,總投資20億元的中國民謠吉他品牌“伊司地曼”于今年8月中旬簽約落戶,將打造華中地區最大的綜合性高端樂器制造基地。
松滋市文化創新產業園內的吉他展示墻(央廣網記者鄧子依 攝)
湖北省荊州市松滋市曾是全國第三批資源枯竭城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扒旯趴h,文化深厚,必須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彼勺淌幸约a業為突破口,推動城市轉型,成立吉他產業發展中心,設立服務專班,并多次赴“中國吉他之都”貴州正安等地取經,聚力打造“龍頭引領、鏈式發展、集群突破”的文化產業生態。
Abraham Wechter制作的高端手工吉他(央廣網記者鄧子依 攝)
知名吉他制作大師Abraham Wechter的選擇引人注目!拔覅⒂^過德國、法國等許多國家的工廠,而在這里,我看到了對吉他工藝的極致追求!边@位曾擔任美國知名吉他品牌設計總監的制琴大師,專注于手工制琴52年,如今,他將工作室遷至松滋,并攜家人定居于此,在這座鄂西小城繼續他的制琴事業。
民謠吉他演奏現場(央廣網記者鄧子依 攝)
目前,松滋市文化創新產業園已集聚11家樂器制造企業,其中7家已投產,4家正在裝修。2025年預計可實現產值8億元至10億元,3年內有望達到20億元,園區滿產后產值預計可達50億元,帶動就業近萬人。
制作完成的吉他(央廣網記者鄧子依 攝)
如今,松滋制造的吉他遠銷近20個國家。從老工業基地到“中國吉他之鄉”,松滋的轉型之路,正如一把匠心制作的吉他:每一根琴弦都調得恰到好處,每一次共鳴都奏出時代新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