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0后”德國青年的中國創業路:黃金水道,亦是人生航道
“我們選擇常州,是因為它為我們打開了通往亞太市場的最佳窗口!2025年下半年,在長江下游南岸的常州國家高新區,一座嶄新的工廠正在等待設備的進駐。這里是德國混合技術企業邁薩科(MIXACO)在亞太地區設立的首個生產基地,也是該公司首次在中國注冊法人實體并啟動本地化運營。
這家德企的中國公司負責人尼古拉斯,是一位“90后”,他從德國遠道而來,負責該項目的籌建與推進。在尼古拉斯看來,企業將一顆重要的“棋子”落在常州,并非偶然。隨著中國新能源產業的迅猛發展,常州正加速打造“新能源之都”,而邁薩科的混合設備,恰好補強了當地電池產業鏈的上游環節。而常州作為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所具備的物流優勢與區位潛力,為這家外資企業構建了與供應商、客戶之間更為高效直接的聯絡網。
“完善的產業鏈配套、高效的政府服務,讓我們對項目前景充滿信心!蹦峁爬拐f。在空曠但即將投產的車間里,他指著未來將布滿機器的廠房表示:“不久后,從這里生產的設備將發往泰國等亞洲國家!
常州港雖不是出海大港,卻是銜接長江“黃金水道”與上海國際樞紐港的關鍵節點。貨物從常州港出發,最快28小時即可抵達上海外高橋港區,進而借助上海港覆蓋全球的航線網絡發往世界各地。這種高效的聯動,使常州本地企業能夠享受到“到達常州港即視同進入上海港”的便利。
僅用五年時間就建成的常泰跨江大橋,令尼古拉斯感慨“中國速度”。在他看來,這座橋不僅聯結了常州與泰州,更與常州港協同,為企業鋪設了一條“高效物流走廊”,提升了供應鏈效率。
“我們的德國同事已經迫不及待要來這里,看看我們在這里建設的成果!彼f,“我真的很喜歡這個地方——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從混合技術到新能源戰略,從長江水道到跨江大橋,從工廠車間到城市球場……尼古拉斯的故事,是無數在華外籍人士奮斗與融入的縮影,也是中國新發展理念與全球產業合作交匯的寫照。(作者 唐娟 張傳明 翻譯 馮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