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血液透析是這么回事!4個關鍵問題,幫你讀懂生命守護技術 | 科普時間
當聽到“血液透析”這個詞時,有些人可能會感到陌生。殊不知,血液透析是一項至關重要的生命支持技術,更是延續生命的希望之光。我們梳理了大眾較為關注的幾個問題,帶您讀懂這項看似“復雜”,卻已拯救無數生命的醫療技術。
Q1
血液透析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您可以把血液透析設備想象成一個“人工腎臟”,或者一臺精準的“血液清洗機”,它的核心作用就是替代受損腎臟的部分功能。
健康的腎臟如同人體自帶的“精密過濾器”,可以清除代謝產生的尿素、肌酐等毒素,排出多余水分,同時維持血鉀、血鈉等電解質平衡,還能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等激素調節生理功能。
當腎臟因慢性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害等,出現嚴重功能衰竭(即終末期腎病,俗稱尿毒癥期)時,毒素和水分在體內大量堆積,引發乏力、水腫、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時可能會危及生命。此時,血液透析就成了“救命手段”:它通過專用管路將患者血液引出體外,流經一個名為“透析器”的核心部件(內部有無數半透膜纖維),利用彌散、對流原理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水分,同步調節電解質與酸堿平衡,最后再將凈化后的血液回輸到患者體內。
作為目前最主流的透析方式,血液透析有明確的治療規范:治療前需先建立血管通路,患者每周需到醫院2~3次,每次完成4小時的血液凈化。它的優勢是毒素清除效率高,但缺點也很明顯——需頻繁往返醫院,且治療期間飲食控制較為嚴格(如限制水、鹽、高鉀食物攝入)。
除了血液透析,終末期腎病患者還有另一種選擇——腹膜透析。這種方式更適合居家操作,主要通過腹腔內植入透析管,利用人體自身腹膜過濾血液;颊呖自行在家每天換液或夜間用機器輔助治療,時間安排更靈活,飲食限制也較寬松。但其主要缺點是操作不規范等因素可導致發生腹膜炎,若注意無菌操作,可以明顯降低腹膜炎的發生概率。
臨床中,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身體耐受度和個人意愿等,選擇最適配的透析方案。
Q2
一旦開始透析,就要做一輩子嗎?
答案是“不一定”,關鍵取決于患者腎衰竭的性質——是急性還是慢性。
1.急性腎衰竭(急性腎損傷):這類情況多由突發性因素引發,比如嚴重感染、藥物中毒、尿路梗阻、嚴重的腎小球腎炎等,經過及時有效治療,腎功能損傷多為“可逆”。通過一段時間的血液透析,可以幫助患者排出體內蓄積的毒素,減輕腎臟負擔,為腎臟爭取休息和修復的時間。待腎功能逐漸恢復,能滿足身體基本需求后,就有機會徹底擺脫透析。
2.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期):這是臨床更常見的情況:腎損傷是長期、漸進性的,當腎功能衰退到無法逆轉的程度,意味著腎臟已經無法自主完成代謝任務,患者就需要終身接受“腎臟替代治療”——要么長期規律透析(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要么等待合適的腎源進行腎移植。
簡單來說,只有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期的患者,才大概率需要“終身透析”;急性腎衰竭患者的透析,更多是“過渡性治療”。
Q3
血液透析過程痛苦嗎,具體是怎樣進行的?
透析過程本身通常不痛苦,患者的“不適感”更多來自治療前的準備和長期的自我管理。
1.透析前:先建“生命線”——血管通路
進行血液透析,首先要建立一條安全、通暢的血管通路,這是保證透析順利進行的關鍵,被稱為患者的“生命線”。臨床中最常用的有兩種:
動靜脈內瘺:這是長期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選通路”。通過外科小手術,將患者手臂上的一根動脈和臨近的一根靜脈吻合,讓動脈血流入靜脈。經過1~3個月, 靜脈會逐漸“動脈化”——管壁變厚、管腔變粗,既能承受透析時的血液流量,又便于護士反復穿刺。穿刺時的疼痛感和普通打針、抽血類似,多數患者都能耐受。
中心靜脈導管:主要用于“臨時或緊急情況”,比如患者急需透析但動靜脈內瘺尚未建好,或內瘺出現堵塞、感染等問題時。醫生會在患者的頸部或大腿根部植入一根柔軟的導管,導管一端留在體外,用于連接透析管路。這種通路的優勢是可以立即使用,但長期使用容易引發感染、血栓等并發癥,因此不建議作為長期通路。
2.透析中:4小時的“安心等待”
治療前,護士會先核對患者信息,用生理鹽水沖洗透析管路和透析器,確保設備無菌;接著對血管通路部位(如內瘺手臂)進行消毒,然后穿刺內瘺(或連接中心靜脈導管),將患者的血液通過無菌管路引入透析機。
治療過程中,血液會持續流經透析器,完成毒素和水分的清除后,再通過另一根管路回輸到患者體內;颊咄ǔL稍诖采匣蜃谝巫由,期間可以看書、聽音樂、追劇,甚至閉目休息,4小時的治療過程通常比較輕松。
3.哪些情況會讓患者感到“痛苦”
患者的不適感,很少來自透析本身,更多源于兩點。
一是長期的生活改變,比如必須嚴格控制飲水量(否則容易引發水腫、心衰),不能隨意吃香蕉、橙子、土豆等高鉀食物(避免高鉀血癥導致心律失常)。
二是少數并發癥,部分患者可能在透析中出現低血壓、肌肉痙攣,或透析后出現皮膚瘙癢等問題。但隨著現代透析技術的進步,這些并發癥的發病率已大幅降低,且醫生會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如調整透析參數、補充鈣劑),減輕患者的不適。
Q4
血液透析后還能正常生活和工作嗎?
完全可以!規律透析的核心目標,不僅是“維持生命”,更是讓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很多患者在開始接受規律透析后,體內的毒素和多余水分被清除,之前因尿毒癥出現的乏力、惡心、皮膚瘙癢等癥狀會明顯減輕甚至消失,食欲和體力逐漸恢復,生活質量能得到顯著提升。
生活層面:除了每周固定的2~3次透析時間,患者完全可以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如做飯、散步、購物,甚至外出旅行(提前聯系目的地的透析中心,預約“旅行透析”)。
工作層面:不少患者在透析穩定后,會選擇重返工作崗位,尤其是從事文案、管理等非重體力勞動的患者,只要與雇主溝通好工作時間(如避開透析日),合理安排作息,完全能勝任工作。
所以,對于患者和家人來說,對腎病不必恐慌:充分了解透析知識,積極配合治療,做好飲食和生活管理,保持樂觀的心態,就能與疾病“和平共處”,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