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中國|Vlog逛館日記:跟著鏡頭get三峽船閘的“時間答案”
三峽工程博物館如一冊立體史書,距大壩一公里之遙,記錄著中國人治水的故事與智慧。三峽館以時間為軸,清晰串聯起三峽工程的百年脈絡。從最初的設想,到落地建設的艱辛,再到如今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盡顯國之重器的擔當。
最讓人眼前一亮的莫過于雙線五級船閘的“樓梯”設計。作為世界最大內河船閘,它分南北兩線,一線上行,一線下行,每線船閘有五個閘室,呈樓梯排布,34米凈寬、280米長的閘室能容下六艘3000噸級船舶。三小時的通航時間,既是物理的跨越,更是中國智造的從容注腳。
三峽工程用“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實際行動,在長江之上寫下了厚重答卷,也讓每一個走進博物館的人,都能讀懂這份跨越時空的堅守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