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評論員:把黨的領導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二論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 題:把黨的領導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二論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新華社評論員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六個堅持”重要原則,排在首位的就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推動“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刻認識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極端重要性,不斷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我們的全部事業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都根植于這個最本質特征和最大優勢!笆奈濉睍r期,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掌舵領航,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踔厲奮發,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開創性進展、突破性變革、歷史性成就。歷史和實踐證明,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事業不斷發展的“定海神針”,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根本點,絕對不能有絲毫動搖。
“十五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我國發展處于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越是形勢復雜多變、任務艱巨繁重,越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在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落實和體現黨的領導,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克難關、戰風險、迎挑戰,不斷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最根本的就是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全黨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黨的團結統一。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只有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才能讓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形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合力。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確方向,確保擁有團結奮斗的強大政治凝聚力、發展自信心。
治國必先治黨,黨興才能國強。全面從嚴治黨是黨永葆生機活力、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是推動“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必須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提高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水平,不斷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治理效能。打鐵必須自身硬。管黨治黨越有效,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就越有力。必須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堅決把黨的自我革命要求落實到位,推進黨的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堅定不移開展反腐敗斗爭,為實現“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堅強保證。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我們過去能夠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我們未來繼續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匯聚起萬眾一心、開拓進取的磅礴力量,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更加絢麗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