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日本投降61周年前夕 臺灣慰安婦舉行抗議活動

        2006年08月10日 09:40 來源: 字號:       轉發 打印

          中國臺灣網8月10日消息 據臺媒報道,在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61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島內一批慰安婦阿嬤昨天在臺北的“日本交流協會”前點亮燈火,為等不到日本道歉就過世的阿嬤們默哀。

          據報道,臺灣從1992年起發起慰安婦對日求償訴求,當初加入求償運動的慰安婦逐漸凋零,至今僅剩下27人,平均年齡高達84歲。以往慰安婦阿嬤們每年會選擇在日本宣布戰敗的8月15日,和亞洲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慰安婦受害者們到日本大使館或“日本交流協會”前同步抗議,今年在8月9日提前展開。

          出席的臺灣慰安婦阿嬤包括陳鴛、鄭陳桃、林沉中、蔡芳美等;現場有七年級生(大約為1980年代出生者)喊出:“阿嬤的心愿、我來完成”。其中一名慰安婦阿嬤聽到此次有年輕人“接棒”時表示,如果阿嬤們不告訴世人這段歷史,年輕人永遠不會知道。

          報道說,會場中點起一盞盞燈籠,紀念已過世的阿嬤。臺灣文化大學研究生鄭銘燦以自己的新詩獻給在場和已過世的阿嬤們,詩中寫道:“沙文主義下,積非成是的歷史紀錄,將無數少女的青春血淚,幻化成一件件沉冤歷史的無頭公案!

          鄭銘燦表示,慰安婦阿嬤們快速凋零,需要年青一代延續歷史任務,他們最近通過網絡和大學BBS張貼信息,昨天已有70多名七年級生到場支持。

          臺灣婦女救援基金會國際部主任賴采兒表示,除繼續向日本求償外,現已確認花蓮秀林鄉一處廢棄軍用倉庫,是當年日軍蹂躪慰安婦的遺址,當時有不少臺灣少數民族少女被叫去洗衣煮飯,接連被集體性侵害;他們經和臺灣少數民族委員會協商,獲得秀林鄉認可,推動“慰安所遺址保存運動”,作為歷史和女性人權地域性標志。

          報道說,臺北市政府也同意,協助成立臺灣第一座慰安婦“女性人權博物館”,讓年輕人有機會學習“學校沒教的事”,并認識教科書上沒寫清楚的歷史。(郭強)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