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當局行政部門重視輿情搜集 招標雇人看政論節目

        2010年03月08日 10:54 來源: 字號:       轉發 打印

          中國臺灣網3月8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當局行政部門重視民意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甚至有單位將“搜集輿情”工作向外招標,花錢請人監看電視政論節目。

          據報道,為即時反映民意,臺當局行政部門各顯神通,不少部門鎖定政論節目,要求部屬下班后輪班監看;臺當局“行政院農委會”自制談話性節目,并設計“更正函范例”教戰準則;“警政署”更派人在PTT(網絡電子布告欄)八卦版發帖,回應網友提問。
          
          臺當局“新聞局”每年編列120萬元新臺幣委托民間收視調查公司,進行電視輿情搜集,鎖定監看TVBS新聞臺“2100全民開講”、三立新聞臺“大話新聞”、中天新聞臺“新聞現場”及東森新聞臺“攔截新聞”等政論節目,并通報各部門相關內容。
         
          監看公司發現狀況有異,會以簡訊示警,“新聞局”也會通知相關部門;若來賓談話內容錯誤,行政部門要自己出面澄清,次日再將“政論節目輿情回應內容建議表”回傳“新聞局”。最近有行政部門悄悄跟進,也上網向外招標搜集輿情。

          為了強化輿情反應,臺當局“內政部”訂定一套“電視政論節目輿情回應機制標準作業流程”,并制作流程表轉發所屬參考,要求即時澄清政論節目的錯誤陳述。

          國民黨民意代表多認為“重視民意,總是好事”,但是否要到“招標”的程度,就有待商榷。

          民意代表林郁方表示,很多發達國家都會監看談話性節目或搜集網路輿情,臺當局做法沒什么不好;但只要是委托招標,就是一種商業行為,最好還是行政部門自己搜集資訊,“假如國民黨部能自己做最好”。

          國民黨籍民代李鴻鈞也說,尊重民意當然非常好,但政論節目和網絡“都不代表百分之百的民意”,甚至可能是偏頗的、極端的民意,“只代表一部分民意”;太過重視“結果可能不會更好,反而更糟”。李鴻鈞認為,其實臺當局“研考會”就可以扮演搜集民意的功能,只要“部會”首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根本不用太在意網路和政論節目有何民怨”。(張辰劍)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