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龍應臺:文化遺產保護不能單靠法律

        2012年05月22日 20:19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中國臺灣網5月22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中市副市長蔡炳坤建議文化遺產保護應透過獎勵及優惠措施,臺當局“文化部長”龍應臺今天表示,法律無法解決所有問題,執行上也要配合,需要有全套的辦法。

          臺當局“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今天揭牌升格為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龍應臺與蔡炳坤出席揭牌儀式,蔡炳坤提出建言,認為應該透過獎勵措施與修法嚴懲等方式,永續保存文化資產。

          蔡炳坤指出,可以提供文化資產擁有者充分的誘因,以配合文化遺產的保存,例如許多都會區的文化遺產保存都面臨城市更新與重劃問題,而產生利益沖突,此時不能再仰賴道德勸說,而應提供優惠與獎勵措施。他認為,有需要訂定適當并具有嚇阻性的處罰規則,目前明訂有破壞古跡的處罰辦法,但對“歷史建筑”卻沒有,他建議應該明訂罰則以保護歷史建筑物,“紅蘿卜與棒子”雙管齊下,才能永續保存文化遺產。

          蔡炳坤還說,不能讓文化遺產變成閑置空間,無奈許多建筑或使用法規限制太嚴格,要利用困難重重,應該適度松綁,并給予優惠獎勵,讓民眾、業者與當地政府達到“三贏”,才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龍應臺對此表示,地方政府在保存文化資產時會碰到很多困難,文化遺產法規與施行細則必須不斷隨現況演進,例如多年前在臺北市處理的大稻埕教堂案,雖派警方24小時巡邏,最后還是被有心人利用空檔拆掉,因此后來才訂有“暫定古跡”。

          龍應臺認為,這些存在已久的問題,有些要從修法規著手,有些要靠執行上訊息的銜接,或與產業結構結合,不能單靠法律解決,必須要有全套的辦法。(中國臺灣網 劉海偉)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