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全球西化”時代兩岸應共尋中華文化美學根基

        2013年04月04日 08:48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多元化時代的臺灣美術”論壇現場(中國臺灣網 黃艷艷 攝)

          中國臺灣網4月4日北京消息  在4月3日舉行的“多元化時代的臺灣美術”論壇上,臺北藝術大學教授廖仁義表示,中華文化體系具有自身的美學價值,兩岸藝術家有必要重新尋找中華文化自身的美學根基,不要湮沒在“全球化”甚至是“全球西化”的美學態度中。

          據了解,此次論壇是“美麗臺灣—臺灣近現代名家經典作品展(1911-2011)”的系列活動之一,來自兩岸的20多名藝術家齊聚北京,就兩岸現當代藝術、傳統藝術源流等議題進行探討。作為此次畫展的策展人,廖仁義主持論壇并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在論壇上,有專家指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兩岸藝術的源頭,但現在從事美術的年輕人愛走“歐化”路線,不懂書法等傳統藝術,缺少“情懷”,呼吁兩岸藝術界共同回歸中華傳統文化。對此,廖仁義教授表示,在中國傳統水墨畫中,“筆墨精神”是一種生命態度和人格態度,若失去這種精神,只剩下外在的東西,會是當今藝術的一種缺憾。廖仁義說,對于西方藝術的養分,我們當然需要吸收,但華人世界有必要重新找尋自己的美學根底。

          廖仁義說,臺灣的美術作品對大陸而言比較陌生,此次論壇不僅對兩岸藝術發展是很好的契機,也希望大陸藝術家、民眾能透過臺灣藝術作品看到臺灣的自然、人文景觀,進而增進彼此情感。(中國臺灣網記者 黃艷艷)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艷艷 ]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