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將微調 補上1912-49年消失的臺灣

        2014年01月27日 07:5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中國臺灣網1月27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當局“教育部”今天將召開課程審議會,決定高中語文科及社會科課綱怎么調整。過去民進黨執政時,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1912至1949年不見臺灣,臺灣消失了。臺灣學者表示,這次微調將那段“消失的臺灣”補回來,但應再增加更多臺灣的內容。

          民進黨執政時,認為1911年武昌起義、1937年盧溝橋事變等,全都在中國發生,當時臺灣仍在日本統治下,這些事件當然與臺灣無關,只有從1949年日本戰敗撤退、國民黨軍隊到臺灣后,才有關系。

          民進黨時的歷史教科書,未將1912年到1949年中國納入臺灣史中,這段期間,臺灣幾乎從歷史課本消失。國民黨2008年執政后,原本訂好九八課綱,但爭議過大,因此不斷再討論,最后歷史課綱把“消失的臺灣”找一些回來,但直到2012年才開始施行。

          臺當局現在為因應12年基本教育,高中歷史課綱又要微調。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張勝彥表示,目前高中獨立一本臺灣史,這次微調課綱幾乎把消失的臺灣補上去了,不過他建議還可再增加1895到1945年日治時期、1945年戰后,有關民主、政治運動的發展,可以再多著墨。張勝彥指出,另外有關1912到1945年臺灣人到中國去參與抗日運動,有些歷史學者認為也可以再增加,加強臺灣史與中國史的連結。

          臺灣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戴寶村指出,臺灣歷史教科書最大問題,不在于臺灣史、中國史的增減,而是政治教條太濃厚,歷史被政府高度政治性操作,“用字遣詞太過于政治”,他認為,歷史應該要回歸史實,跟學生真實生活做連結才對。

          他表示,過去不民主時代,歷史被政治操作,如今臺灣民主化這么久,應該讓歷史教科書“忠于史實”,可是反觀現在參與歷史課綱審查的學者,都不是真正的歷史學者。

          微調課綱小組召集人、世新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王曉波表示,即使在民進黨執政時代,臺灣并未在1912年到1949年歷史中消失,只是分量沒那么多而已。這次歷史課綱微調,更加重了臺灣在歷史中的分量。(中國臺灣網 王文英)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