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新聞網站引述紐約市長布隆伯格的話稱,全美國每個人都在說,這是一個悲劇,現在每天都會發生因槍支引起的兇殺,是時候停止這一切了。布隆伯格呼吁,美國兩名總統候選人每天都在說如何讓世界變得更好,現在該說說如何處理這個實際問題,“我們有權利聽你們講述一下對于槍支問題的立場,要具體的而不是籠統的!奔~約州議員卡羅琳抨擊稱,對抗美國步槍協會能“挽救美國人的生命”,“盡管很多政客明白,但他們已經沒有脊梁骨。誰給錢他們就迎合誰!
日本《東京新聞》23日稱,美國從2005年以后用槍掃射人群的惡性案件每年都發生,每次案件發生后,美國的槍支泛濫現狀都會被指責,要求槍支管制的聲音也很高,但是關于槍支管制的法案一個也沒通過。很大原因是“槍支管制會導致總統競選失利”。這一次奧巴馬和羅姆尼仍然沉默。美國民間槍支數量有3億支,平均每個國民一把槍。每年約有1.2萬人被槍殺,這是在發達國家中最多的,日本一年死在槍殺上的人數只有8人。
英國智庫“開放歐洲”學者皮爾森對《環球時報》說,個人恐怖主義已成為美歐社會的頑疾,其中政客對各國國內極端思潮的功利性妥協正是關鍵。
日本社會學學者下田潤一對《環球時報》記者稱,歐美應當反思個人恐怖主義思想的蔓延,同時也要反思自己國家宣揚的一些所謂“自由”思想是否也有負面作用。美國是對外國發動戰爭最多國家,這個國家公民的意識中共同的部分是:問題可以用武力解決。加上其國內槍支不加管制,也讓美國人自己付出沉重代價?此贫嘣幕⒋娴拿绹鐣,其實還是有各種各樣的差別和歧視,比如對伊斯蘭教的仇視、對亞裔移民的欺侮等。美國是超級強國,不會去認真傾聽和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在這種文化氛圍中生活,被誤解、被符號化的痛苦中扭曲的心靈越來越多,那么產生很多報復社會的惡性槍擊事件也就很自然了。(●駐外記者陳一鳴 吳成良 孫微 李珍 紀雙城 青木 李志偉●記者王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