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清明習俗:薄餅噴噴香 閩臺同食俗

        2008年03月31日 10:42 來源: 字號:       轉發 打印

          新華網福州3月29日電(嚴利人 嚴崢)一年好景在清明,閩臺民俗卷薄餅。在閩南、臺灣和粵東地區,千家萬戶歷來有在清明期間卷薄餅的習俗,一家人掃墓后要聚在一起卷薄餅吃。如今,制作精細、四時咸宜的薄餅,成為這一帶的傳統風味小吃。

          清明卷食薄餅的由來有不同的傳說。較為流行的一種說法是:明嘉靖年間,同安縣人李春芳的孫女嫁給金門人蔡復一。蔡公務繁忙,夫人將魚、蝦、豬肉切丁,與香菇、冬筍、胡蘿卜、豆干絲等拌炒煮熟,用面粉制皮,卷起這些餡料,讓蔡公邊辦公邊當飯吃,方便又可口。因為餅是老婆做的,人們叫“婆餅”。幾經改制,婆餅之皮由厚而薄,諧音雅化為“薄餅”。

          薄餅分皮、餡兩部分。皮是用面粉拌水攪成黏糊狀,在加熱的平底鍋中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面皮,其薄如紙。餡分咸、甜兩種,由蛋、肉、肝類、臘味、香菇及豆芽、韭菜、筍絲等熟料混合成的為咸餡;用炒熟的花生米碾碎加糖、蔥等為甜餡。用薄餅皮將餡卷成筒狀,再在薄餅表皮上蘸抹上可口的醬料即可食用,吃起來噴噴香。

          薄餅亦稱餑餅、春餅、春卷、潤餅。據史料記載,漳州地區的《清明節竹枝詞》云:“三月三日天氣長,祖祠祭罷共稱觴。豆芽蔥韭兼春筍,好卷新煎麥餅香!鼻逑特S年間臺灣詩人陳維英《清明竹枝詞》云:“清明習俗本相同,祭祖由來是古風。春餅幾家憑應節,紙鳶偶或幌高空”。連橫的《臺灣通史》卷二十三《風俗志·歲時》篇曰:“三月初三日,古曰上巳,漳人謂之三日節,祀祖祭墓。而泉人以清明祭墓謂之嘗。嘗,春祭也。祭之餑餅,治牲醴,掛紙錢,歸乃食之。餑餅以曲為衣,內裹蔬肉,炸油者謂之春餅!笨梢,閩南與臺灣兩地清明卷食薄餅的風俗是相同的。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