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海峽兩岸文藝界江城武漢誦中秋

        2008年09月11日 09:18 來源: 字號:       轉發 打印

          中新社武漢九月十日電 (記者 徐金波)月湖清風舞黃鶴,江城皓月誦中秋。十日晚,海峽兩岸的文學藝術界人士,相聚在白云黃鶴故里、知音故事誕生地——武漢古琴臺畔,登臨波光粼粼的月湖舞臺,伴著陣陣優雅的琴聲,群情激昂地朗誦古今經典詩文,喜迎中國傳統佳節——中秋節。

          今年是中國新增清明、端午、中秋為法定傳統節日的第一年。本著挖掘民族傳統節日的內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宗旨,此次中宣部等單位主辦、武漢市承辦的“我們的節日·中秋·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可謂星光燦爛,李漢秋、王立群、陳建斌、丁建華、喬臻、鮑國安、張豐毅、蘇有朋、費玉清等兩岸文學藝術界人士齊聚此間。

          武漢古琴臺旁的月湖四周夜幕下流光溢彩,色彩斑斕!扒嗵煊性聛韼讜r?我今停杯一問之……”晚八時許,皎潔的月光下,大陸著名藝人陳建斌鏗鏘有力的聲音劃破長空,以一首李白的《把酒問月》拉開了經典詩詞誦讀的序幕。著名藝人張豐毅深情朗誦的《江城月·汶川月》,瞿弦和朗誦的張九齡詩篇《望月懷遠》,讓這一夜中秋節不僅屬于大人,而且屬于小孩,屬于四川地震災區的全體民眾和遍布世界的華人華僑。

          每逢佳節倍思親,一輪皓月寄托著大陸民眾對寶島臺灣的思念之情。無論是武漢籍著名藝人徐帆朗誦的臺灣作家琦君散文作品《桂花雨》,還是殷之光朗誦余光中現代詩《中秋》,以及蘇有朋、金莎合唱歌曲《月之故鄉》,都贏得經久不息的掌聲,勾起大陸與臺灣民眾間情深意切的思念之情。

          著名傳統文化專家李漢秋介紹,中秋節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歷史悠久,“中秋”二字最早見于先秦時期的《周禮》,魏晉時期有相關活動記載,唐朝初年已被列為固定節日,其主要活動都是圍繞“圓月”進行。在古代農耕社會,主要是借天上圓月表達地下人們“圓滿”的生活意愿,所以以月抒懷的中秋經典詩篇不勝枚舉,

          著名史學家王立群教授則認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要讀懂這些詩詞需具備較高的文學藝術素養。他希望更多地通過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激發海峽兩岸民眾學習中國古代優秀文化的熱情。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