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想當堂堂正正中國人”——臺胞范增勝夫婦的故事

        2009年09月21日 10:04 來源: 字號:       轉發 打印

          新華網上海9月20日電(記者許曉青 潘清)1979年1月,仍能感到冬日寒意的美國芝加哥,臺胞夫婦范增勝、林明月正熱切關注著太平洋彼岸祖國大陸的新氣象——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中美建交,緊接著是鄧小平訪美……

          “我們知道當時祖國大陸人才奇缺,百廢待興,需要我們回去!睍r隔30年,范增勝和林明月仍對當年的情景記憶猶新。這對來自臺灣桃園縣,有著留日、留美經歷的年輕人,毅然決定帶著6歲的兒子回到祖國大陸,回到那片他們魂牽夢縈的土地。

          “新中國成立真的很了不起”

          上世紀70年代,在芝加哥的一家書店里,范增勝和林明月如饑似渴地閱讀《資本論》《毛澤東語錄》等書。范增勝回憶說:“那時,我們很喜歡看大陸的書,因為在臺灣根本看不到,我們很好奇!绷置髟聞t用“了不起”來形容自己的感覺,“新中國成立真的很了不起”。

          幾乎沒有任何猶豫,范增勝夫婦在1979年作出了舉家回歸大陸的決定!拔覀儚男≡谂_灣成長,在我們的腦海里,兩岸一直就是一個中國,也相信總有一天兩岸會統一,所以回到祖國大陸對我們而言并不是非常艱難的選擇!绷置髟抡f,大陸對于海外歸來人才“來去自由”的承諾,更讓他們對一切充滿信心。

          在當時的背景下,回歸之路是秘密而艱難的。范增勝回憶說,1980年年中,已向大陸方面提出申請的夫妻倆平靜地等待兒子在當地完成了一個學期的學業,暑假期間他們賣掉了美國的房子和家具,才告訴身邊的好友“我們要回國了”。

          在林明月的記憶中,由于擔心受到臺灣方面的阻攔,他們挑選了安全的路線,從美國西海岸取道日本,再回到大陸。

          “我當時一直有個信念,相信祖國大陸必然會有宏偉的建設藍圖!狈对鰟僬f。在他看來,后來的30年證明他當年的判斷沒有錯。

          “最艱苦的日子也是甜的”

          “放棄了美國的小汽車不開,跑回去踩腳踏車(自行車)!碑斈甑呐笥褌兂S眠@個比喻來表達他們對范增勝夫婦的不理解。

          實際上,范增勝夫婦對自己將要面臨的新生活也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因為擔心大陸沒有好的理發店,愛美的林明月甚至利用途經日本的機會,花了6000日元燙了頭發。

          “聽從親戚朋友的建議,我們帶上了彩電、冰箱、電飯煲、空調、照相機等,但是后來發現有些東西太現代化了,來了這里也用不上!绷置髟抡f。

          帶著樂觀的心態和對未來的憧憬,范增勝夫婦帶著年幼的兒子踏上了“歸途”,在上海武夷路簡樸的宿舍樓里開始了他們全新的生活。

          改革開放初期,物資依然匱乏,年幼的孩子偶爾會想起大洋彼岸的圣誕大餐。租住的宿舍樓沒有熱水,林明月只能雇人從“老虎灶”(公共熱水站)背熱水回來洗澡,就連這也曾招來鄰居的另眼相看。

          “我先生的信念非常堅定。偶爾我也會哭,但他不會!币宦敷w味生活的艱辛,林明月習慣用佩服的眼神望著范增勝。她感慨那段經歷,“最艱苦的日子也是甜的”。

          范增勝回憶說,當時每天去外灘海關大樓的港務局上班,要坐一個半小時的公交車、穿越整個市中心。車總是非常擁擠,飯盒都被擠扁了3個。他說,剛從美國回來的他們面臨巨大的生活落差,最初的幾年都是靠以前的積蓄“倒貼”維持。

          “上海港的一顆鋪路石子”

          “哪怕是成為上海港的一顆鋪路石子,我也很驕傲!闭勂鹱约旱氖聵I,范增勝和林明月飽含感情。

          “回國時我們向有關部門申請安排工作,就是希望‘一定要發揮一技之長’!狈对鰟倩貞浀,自己是學港口管理的,畢業于臺灣當時的“海洋學院”,在基隆港工作過,回到祖國大陸,上海港就是自己最向往的地方。

          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上海港,還處在“肩挑背扛”的時代!拔覀兘佑|過很多碼頭工人,也深深理解國家現代化的緊迫性!狈对鰟僬f,港口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這讓他們深感責任重大。

          “信任是最珍貴的!”林明月回憶,得到上級領導、得到同胞的信任,自己和丈夫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港口建設上。1982年,上海港接受聯合國資助,派范增勝率團赴荷蘭鹿特丹港學習先進的操作技術和管理經驗。不久,林明月也被派到美國西雅圖港學習自動化管理!拔覀儽晃灾厝,這是多么大的信任!”范增勝說。

          30年間,范增勝和林明月目睹了上海港從黃浦江向長江口的拓展,再到如今洋山港的跨越式發展!艾F在的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已躍居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位居第二。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整個過程,我們是見證人!狈对鰟僮院赖卣f。

          “我們好像是一座橋”

          “選擇回來,我們就是想當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如今,臺灣親友都說我們當初的選擇很有眼光!狈对鰟僬f。

          1984年至1985年,范增勝和林明月先后加入中國共產黨。從1983年起,范增勝連任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直至2008年才卸下重任。

          在1990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時任上海市港務局副局長的范增勝等提出整治長江口主航道的議案,得到國務院、交通部等的高度重視,被列入“八五”計劃,相關工程也得以推進。林明月說:“這么多年,我真是欽佩我的丈夫,他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種覺悟和品質,很難得!

          如今,逐漸淡出港務工作的林明月有了更重要的使命。主持上海市臺胞聯誼會的她,依然習慣夫唱婦隨,與丈夫一同為臺胞解憂。

          “我們好像是一座橋,既能幫助大陸同胞了解臺灣,也能幫助臺灣同胞接觸大陸!绷置髟抡f,2010年世界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現在他們正忙著籌劃在家門口迎接更多的臺灣朋友。

          2010年,恰是林明月、范增勝回國30周年!澳苡H眼見證、親身參與祖國的變遷,并成為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我感到幸運,更感到自豪!狈对鰟僬f。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