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研究人員盼望兩岸長期開展極地考察交流合作

        2010年03月22日 08:16 來源: 字號:       轉發 打印

          參加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的臺灣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人員郭富雯日前表示,極地氣候變化關系到地球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盼望兩岸長期在極地考察領域開展交流與合作,增進民眾對極地的認識和了解。

          作為首次參加大陸南極科學考察的臺灣科研人員之一,郭富雯在近5個月的時間內跟隨“雪龍”號極地破冰船先后前往中國南極長城站、中山站開展科學考察活動。他在長城站附近海域采集到多只海星,在中山站附近海域采集到魚、蝦、貝類等豐富多樣的極地海洋生物。

          郭富雯說,他將把這些珍貴的樣本帶回臺灣,一部分作為標本在臺灣海洋生物博物館對外展示,一部分用于科學研究,以了解同種生物在不同環境下的差異,并尋找具有開發潛力的海洋天然化合物。

          郭富雯說,對于臺灣科研人員而言,能夠加入大陸極地考察是非常難得的機會。臺灣海洋生物博物館目前擁有除極區海域以外世界各大洋的海洋生物標本,此次考察獲得的極地海洋生物樣品,將填補博物館在這方面的空白,滿足臺灣民眾更多地了解極地生物的愿望。   

          他說:“由于極地環境的特殊性,臺灣非常重視極地研究。此次兩岸在極地考察合作領域邁出了探索性的一步,希望這種合作能夠持續開展,也期望未來能有臺灣研究者加入越冬隊,不斷加深對極地的認識!

          除郭富雯外,臺灣海洋生物博物館的另一名科研人員林家興與臺灣正修科技大學的許廷煒也加入了第26次南極科學考察。他們直接乘飛機前往長城站,除采集極地海洋生物外,還在長城站附近的企鵝棲息地采集了新鮮糞土、藻類、地衣等樣本,用于研究氣候變化對極地生物的影響。(記者崔靜)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