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千名臺灣孔子后裔尋根:兩岸孔家終于統一

        2010年03月22日 13:23 來源: 字號:       轉發 打印

        3月20日,臺北市大龍小學學生在臺北孔廟春季祭孔典禮中表演佾舞。

          當日,臺北孔廟舉行春季祭孔典禮,2000多名臺灣各地民眾和來自大陸及海外的賓客聚集一堂,共同敬奉中華民族的至圣先師孔子。據介紹,祭孔始于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最初每年僅秋季一次,至東漢實行春秋兩祭。臺北孔廟除了每年秋季祭孔外,從2008年起推行“春日祭孔 躍動儒風”的釋奠古禮。新華社發(吳景騰 攝)

          “目前臺灣孔子后裔約3000人,正式錄入家譜的有1096人。離開家鄉近300年后回到曲阜,兩岸的孔家終于統一了!

          在近日于臺北孔廟舉行的春季祭孔典禮上,孔子第75代孫孔祥祺向記者講述了臺灣孔子后裔的尋根故事。

          世界上傳承時間最長的家譜譜牒《孔子世家譜》耗時10年于2009年完成大修,此次修譜前,孔氏家譜不過大修了4次,上一次在1937年。

          1949年,還是學生的孔祥祺輾轉山東、廣州、廈門、澎湖,一路顛簸來到臺灣,任軍職的父親帶著弟弟也隨后抵臺。他們這一支是為數不多把族譜帶到臺灣的孔姓族人。

          1995年4月25日,孔子第75代孫、時任山東曲阜孔子博物院院長的孔祥林到臺灣舉辦“孔子故鄉4000年文物大展”,由此認識了孔祥祺。得遇故鄉宗親,孔祥祺萌發了尋找臺灣孔子后裔的念頭。

          從大陸遷至臺灣的孔子后裔可追溯到清朝康乾年間,早前這些后裔僅被記錄在各支系族譜中,從未被錄入過總譜,聚集屏東的一支是人數最多的大家族。

          搜尋兩三百年來散居臺灣各地的孔氏子孫并非易事。2005年,孔祥祺接任孔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協會臺灣分會會長,正式啟動了被形容為“大海撈針”的尋人之路。年過八旬的他在臺灣《聯合報》《中國時報》等報紙上刊登廣告“尋孔”,并發動了“網絡搜索”。

          “按照電話簿一個個看過去,看見孔姓就打過去找是不是,有人會懷疑,有人會提出上門來看個究竟!笨紫殪髡f。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