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學者:兩岸“書同文字”有助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

        2010年10月19日 13:00 來源: 字號:       轉發 打印

          兩岸邁向“書同文字”有助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

          馬英九日前出席“2010文藝雅集暨風華再現”聯合特產時表示,傳承中華文化是他必須達成的使命與責任;他在臺北市市長任內,首度舉辦“漢字文化節”,熱切推廣、發揚漢字文化,乃是為傳承中華文化,是一種基于文化本位的考慮。馬英九也期盼,大陸采納“識正書簡”做法,希望兩岸交流能促使更多人認識正體字。

          眾所周知,馬英九在臺北市市長任內,對于漢字文化議題也投入不少心力。而目前臺灣“中華文化總會”,除了努力申辦將漢字列入 “非物質性”世界文化遺產,以及推展種種兩岸漢字文化藝術活動外,也正在結合學術企業界的力量,嘗試進行 “云端科技辭典”的編纂工程,相信這個工程的順利實現,對于全球華人來說,都將是莫大的福音。

          然而,海峽兩岸的人民明明是同文同種,同祖先同歷史,僅有一海之隔,如今卻使用著兩套文字系統。經過50年來各自發展的結果,對于兩岸的青年學子而言,早已形同陌生的文字,實為憾事。書不同文,是目前兩岸經貿文化交流上的障礙,也是半個多世紀以來深藏兩岸同胞心中的隱痛。面對此種“書不同文”的窘境,不少專家學者常構思化解之道。 

         

          想要達到兩岸 “書同文字”的目標,就現階段情勢來看,自非可一蹴而就的。目前的當務之急,是面對現實,認清問題的癥結,舍異求同,加強溝通。大家必須敞開胸懷,站在為華夏文化奠基的歷史高度來看問題,并伸出友誼的手。大陸方面不妨考慮推動“識正書簡”措施,而臺灣方面也應立即實施 “書正識簡”措施,互相承認,接納對方。這只要在兩岸中小學教科書內,將課文中所出現被簡化過的簡、正體字集中附在書后,并逐字以括號注出其所對應的正、簡體字便可奏效。唯有如此,方可望真正達到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的交流宗旨。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