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記者逛花博:兩岸會展“道”不同“謀”相同

        2010年11月19日 09:57 來源: 字號:       轉發 打印

          大陸各類展會眾多且主題多元,這是積極發展會展經濟的特色。相較于臺灣,大陸會展業優勢與特色也不少,特別是在信息交流與提供上,對相關產業發展更是一大助力。

          首先是大部分地方都有結合地域重點產業發展的關聯展會。以福建省為例,正在舉行的花博會與農博會是漳州品牌展會,另外,福州“5·18”、廈門“9·8”、三明林博會等,都已是當地的年度盛會。島內各縣、市地方政府也在通過展會拼經濟,然而由于地域所限、推廣力度不夠等原因,并沒有形成一些知名度遠播的博覽會。

          其次,大陸展會每每規模宏大,不僅展館規模大,專業展會之外往往還有各種論壇、文藝展演等活動加持,無異于當地的一場“年度大戲”。系統全面且熱熱鬧鬧的組織運作,讓展會能夠吸引到了許多知名大廠、或是各省市重要產品參會,在信息提供上富有多樣性。島內很多展會由民間舉辦,將本求利下商業味道較濃,如何通過縣市相關方面的介入來提升規格,確有借鑒之處。

          近年來,福建許多重點展會都打上“海峽兩岸”的標簽,邀請許多臺灣各產業、企業或專家與會交流,這為兩岸經濟交流合作貢獻不少。以正在漳州舉辦的花博會為例,現場展示不少臺灣的農業生產機械,看在成長于農村的記者眼里,不禁疑惑“這些農用小機械會在大陸有市場”?然而,這些因臺灣小農經濟形態而發展出的小型機械,恰好適用于福建山多平地少的環境,加上大陸相關方面鼓勵發展現代農業,展會現場人士均認為臺灣農用小型機械的“錢景”看好。

          許多好事者看待展會,總喜歡從政績角度評價,然展會背后更重要者,是市場信息的交流與了解,從產品中了解市場、吸收創意與發展理念。沒有博覽會,臺灣廠商不知農用小型機械在大陸市場如此之大,而腦筋轉得快的大陸業者,也能吸收臺灣特色,因地制宜地發展出更適合大陸的產品。(中國時報記者 林克倫)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