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首次合作保護敦煌莫高窟

        2011年03月11日 07:59 來源: 字號:       轉發 打印

          記者10日從敦煌研究院獲悉,從今年開始,兩岸有關機構將利用三年時間對莫高窟第61窟等3個洞窟展開合作。這是兩岸首次合作保護敦煌莫高窟的項目,目前正由敦煌研究院數字中心承擔進行。

          名為“敦煌石窟藝術與數位科技整合之合作研究計劃”的項目,由臺灣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資助,敦煌研究院與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作開展。

          據介紹,該項目旨在結合石窟研究與數字化技術,在現有研究成果基礎上,利用數字化技術重建并復原敦煌石窟中的部分典型洞窟,并通過數字化科技的復原來重新思考敦煌研究的新視野。

          目前,莫高窟第61窟已由敦煌研究院數字中心承擔進行,該窟面積為719.03平方米,全窟內容拍攝合計需42000張左右的圖片,預計60日內完成前期攝影采集工作。

          莫高窟第61窟建于五代時期,俗稱“文殊堂”,是五代后期敦煌歸義軍鼎盛時期曹元忠的功德窟。

          根據合作需要和項目計劃,敦煌研究院組織該院數字中心組建了包括前期攝影采集和后期計算機圖像處理等相關專業在內的20余人工作團隊,全面開展石窟數字化工作。

          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表示,壁畫數字化在永久保存珍貴歷史遺存的同時,為敦煌石窟藝術的保護、研究和弘揚都帶來很大空間和新的可能性,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記者 朱世強)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