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青年在北京進行“文學對話”

        2011年10月21日 16:17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打印

          “兩岸青年文學會議”21日在此間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張炯、陳芳明、閻晶明、陳明柔等70余名兩岸學者和作家與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原所長張炯的大會演講以《中華文化場與臺灣文學》為題。他認為,兩岸文學都源于中華文化,同處于中華文化場之中,由于歷史原因又各有特色,都留有中華文化不同時代和社會的深刻烙印,雖各有其異,但同大于異;從后現代主義、女性主義到“下半身寫作”等,兩岸作家所描寫的生活題材雖有差異,但都在中華文化內外互動中實現自己新的推進。

          他指出,電腦排印、網絡文學和電子書的風行,兩岸可謂同步,大大推進文學出版傳播的速度和覆蓋面。青年人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更是文學的未來。他冀望兩岸青年作家的創作一定不要忘記文化的表達,更好地弘揚中華文化。

          臺灣政治大學臺灣文學史研究所所長陳芳明回顧了臺灣文學的現代與后現代發展的進程,他認為目前的臺灣文壇處于最好的時候,“83歲的余光中還在創作,20歲出頭的作家也要上場了”。他對網絡文學寄予厚望,甚至將之稱為繼“五四”之后的“又一次文學革命”,認為一個雄厚的讀書市場一定會在網絡上出現。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