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走進廈門 感受經濟特區30年輝煌建設成果(圖)

        2011年11月20日 12:4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廈門市規劃局局長趙燕菁向記者們介紹廈門市的遠景規劃。(中國臺灣網 王君飛 攝)

          中國臺灣網11月20日廈門消息 近日,全國網絡媒體“海峽西岸行”采訪團走進了美麗的鷺城——廈門,這也是此次大型采訪活動的最后一站。此時,恰逢廈門市經濟特區建設30周年,采訪團記者先后對廈門城市規劃館、經濟特區紀念館、集美新城區進行了參觀走訪,切身地感受到了廈門經濟特區30年的發展變化。

          據廈門市規劃局局長趙燕菁介紹,廈門作為距離臺灣最近的港口城市,多年來在對臺工作方面也起到了“先行先試”的作用。2010年與臺灣高雄港簽署了交流合作備忘錄,推動海滄保稅港區與高雄自由貿易區簽署合作協議。而在航運方面,廈門有著十幾年的對臺航運的歷史:2008年11月實現兩岸大三通后至今,廈門已經擁有多條對臺直航航線,“中遠之星”客貨滾裝輪更是開辟常態化的兩岸直航客運航線;2001年開辟廈金航線,截止到今年8月已運送兩岸同胞超過645萬人次,成為兩岸人員往來的“黃金通道”。

          趙燕菁表示,廈門城市規劃共實現了“三次跨越”:一是上世紀80年代,由鼓浪嶼—中山路老城區,向筼筜湖周邊和湖里開發區的跨越;二是上世紀90年代,由島內西部向東部會展、蓮前片區以及海滄區的跨越;三是2000年后,開始由島內向島外的跨越。

          未來,集美新城區建設將成為廈門遠景規劃中的一個重要區域,趙燕菁說,集美新城區位于集美組團中心,包括杏林灣片區和廈門北站片區,規劃用地面積44平方公里。目前,集美新城建設已經全面啟動,進展順利,將在區域內構建商貿服務、教育科研、各色旅游、文化綜合等四大產業。(記者 王君飛)

        集美新城區規劃館的負責人向記者們介紹新城區的建設和規劃詳情。(中國臺灣網 王君飛 攝)

        采訪團的記者們正專心致志地觀看廈門城市規劃館播放的環幕電影。(中國臺灣網 王君飛 攝)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