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首屆海峽兩岸科技管理學術年會實現“對接”

        2013年11月19日 15:09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打印

          “首屆海峽兩岸科技管理學術年會,從三個方面實現了在科技管理學術碰撞火花、以學術交流促進兩岸發展的目標”,中國科學院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院長霍國慶19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

          首屆海峽兩岸科技管理學術年會18日在北京落幕。本次年會以“科技管理與創新”為主題,由中國科學院科技管理學院、臺灣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臺灣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臺灣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共同發起。

          本次年會請來了50余位臺灣學者和80余位大陸學者,幾乎囊括了兩岸在科技管理方面的頂尖人才。與會者圍繞創新理論與實踐、產業與區域創新、企業與科技創新進行探討。

          回顧本次年會,霍國慶表示從三方面實現了原定目標。首先是圍繞創新驅動發展理念,探討“科技如何落地”!翱萍家I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在科技成果轉移方面,臺灣要比大陸走得早一些”,霍國慶說,臺灣學者在年會上做了信息量豐富的報告,其中以臺灣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長洪世章“創新三部曲”為代表的報告具有借鑒意義。

          “另一方面,臺灣學者對三中全會的關注度并不亞于大陸”,霍國慶指出,科技資源的配置、評價成為兩岸學者的聚焦點。雙方已達成一系列合作意向,中國科學院科技管理學院將特聘一些臺灣學者為客座教授,再引用美國麻省理工(MIT)的做法,搭建科學家與投資者定期交流的平臺。

          此外,兩岸還著力于共同培養年輕人,“年會上設有博士研究生專場,由學生報告,兩岸專家再予以點評,大家都認真對待,效果很好”,霍國慶說。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交流局副局長嚴中洲曾在開幕式上表示,寄望兩岸科技工作者“做好業務領域的對接,也成為好朋友”;魢鴳c表示,年會為以后開展深度合作、共同促進兩岸科技管理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臺灣方面已提出明年舉辦第二屆年會的意向。

          “我們要把年會輪流辦下去”,霍國慶還將目光投向整個東亞地區,“一頭是科技創新,一頭是科技創業,我們要集中最好的學者,在科技和產業之間架起橋梁”。(記者 張素)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