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香港大公報:臺灣應大方張開雙臂歡迎陸客

        2014年07月24日 09:17:00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香港《大公報》近日發表評論指出,陸客赴臺個人游的規模越來越大,兩岸自由往來的人數越來越多,是兩岸互信逐步增加的重要成果,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重要標志。

          評論說,此時恰逢暑期,大陸進一步擴大陸客赴臺個人游,預計將掀起新一波赴臺觀光熱潮,更為島內經濟注入新活力和能量。臺灣去年觀光外匯收入達123億美元,年增長4.7%,創歷史新高水平,主要是大陸游客創造的觀光效益55億美元創新高所致。不過,由于臺當局對入臺陸客設置人數上限,導致證件辦理出現嚴重的“塞車現象”,最近獲得赴臺個人游資格的大陸10個城市的居民恐怕未必趕得上在暑假以個人游形式去臺灣游玩。

          評論說,俗話說“到口的肥肉飛掉了”,島內旅游業者對臺當局限制陸客人數的做法頗有微言。臺灣旅游部門為了保障旅游質量,因而設置限額:團隊游陸客每天5000人,個人游陸客每天4000人。臺當局加強管理旅游質量有助于旅游業健康發展,對游客人身安全也有保障,但以限制人數為手段,仍需商榷。2012年赴新加坡觀光人次達1200萬、韓國1000萬、臺灣約700萬,這顯示臺灣仍有接待游客的空間和能力。

          評論指出,臺灣方面對于赴臺個人游仍有諸多限制,雖然第二次個人游的陸客可免附財力證明,但第一次個人游要提供財產證明(3萬元人民幣年薪證明或3個月以上的5萬元人民幣定期存款證明);未滿18歲不可單獨申請。尤其最不方便的是,入臺證只是一次有效,每次赴臺都要提前一個月申辦。

          評論認為,這幾年陸客在臺灣的“成績單”有目共睹:不僅成為在臺購買力最強的客源,滯留不歸者也是鳳毛麟角。臺當局實在不必如臨大敵似地“防范”陸客,應放寬限制,大大方方地張開雙臂歡迎陸客。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福建日報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