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熱詞:語言癌

        2015年01月09日 08:2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打印

          “貴賓您好,先為您進行一個點餐的動作”,“那今天療程的部分,我們就先為您做按摩的部分”,“所謂的冬粉,就是所謂的綠豆,在經過一個磨粉的動作后所做出來的產品”……這樣的句子在臺灣的服務業、電視播報中天天出現。近日,臺灣《聯合報》將此現象稱為“語言癌”,指出“語言的癌細胞不當增生,擴散到了媒體、大眾口中,也入侵到標語、告示及平面媒體,從口語內化為文字語法”……

          對此,余光中認為和中文的“惡性西化”有很大關系,大家只顧學英文、看翻譯小說,不再看用字精簡的中文經典,結果英文沒學好,卻把中文學壞了,化簡為繁,以絀代巧,加上電視、網絡推波助瀾,講病態中文變成時尚。作家張曉風認為電視臺記者常在現場連線時拉高音調,吐出長串累贅、不知所云的話語,電視影響力又很大,令語言錯誤用法逐漸感染到受眾。

          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年雙提出,連很多教師都在用病句,更未及時糾正學生,久了便積非成是。語言癌背后隱藏著思考力弱化的危機。臺北市景美女中老師陳嘉英表示,每天花數小時滑手機閱讀零碎的信息,腦袋就會充滿網絡用語,無法思考論述,話說不好、作文寫不好,都和思考力弱化有關,必須時時刻刻警惕自己說“笨話”。

          為什么語言成“癌”?臺灣學者朱家安有另一番分析,他認為一是說者想樹立專業形象,因為學術界喜歡用、或需要用較冗長的的句子解釋復雜的事物,學術界在社會中的形象是高深、正式,因此想要表現專業形象的人,就會無意識地模仿這種冗長的敘事方法。二是要以委婉態度示人,長一點的句子聽起來較為委婉、溫順、禮貌、尊敬,這些都是服務業希望帶給客人的感覺。三是爭取思考時間,需要邊觀察邊說話的人需要思考時間,因此在語句中加入冗言贅字,可以幫助他們爭取時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