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近百位專家參與在臺灣舉辦的京臺學者共研會

        2017年06月04日 13:13:5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臺北6月3日電 (記者 劉舒凌 劉雙雙)以“文化視野下的臺灣發展與兩岸關系”為主題,京臺兩地近百位專家學者3日在臺北參與學術研討。

          當日起,為期7天的第二屆京臺學者共研會系列活動在臺灣展開。

          去年8月,第一屆京臺學者共研會在北京舉辦,會后多數參與者認同該項活動,認為有助加深兩岸相互理解,在當前現實下亟應延續其精神,開創積極的兩岸關系新格局。

          作為今年活動主辦方,臺灣大學國發所所長周桂田3日表示,研討活動中的參與雙方,應該思考當前全球化發展變局中兩岸如何在各項重要議題上尋求、分享共同價值,為下一世代創造雙贏環境。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馮世勇表示,目前兩岸關系發展面臨一些不確定因素,兩岸學者同仁應站在歷史的高度,審視面臨的理論和現實問題,把共研會建構為寬邊界、專業化、常態化的交流互動平臺。

          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副主委褚玉梅表示,期望兩地學界以對青年未來高度負責的態度來探討問題,竭誠為優化青年成長成才環境理出思路,著力拓展和深化共研會的輔導培訓、交流對話、擴大共識、深化友情的功能。

          當天下午,臺大國發所黃俊杰、國家行政學院祁述裕分別以《十字路口上的臺灣》和《文化產業與中國發展主題》為題作主旨演講。4日,兩地學者還將展開“臺灣發展的當代文化脈絡與前瞻”“兩岸青年交流的回顧與展望”2場專題研討,此后進行主題參訪、座談及考察研習等。

          參與此次研討的吳培德博士研究兩岸及美國的三方互動,在臺灣體育大學、臺北城市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吳培德受訪時表示,短期看,兩岸關系發展有很大阻礙,長期而言他仍保持樂觀。被某些政治人物貼上“天然獨”標簽的臺灣青年,實際上并沒有丟掉中華文化,不管走多遠他們還是能找到回來的路。

          據介紹,參加此次共研會的北京學者和各界人士逾40人,主要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國家行政學院等8所高校,以及北京市臺辦、民革北京市委、北京海促會、北京臺協等單位。

          臺灣參會學者36人,來自臺灣大學、政治大學、文化大學、成功大學等17所高校和學術研究機構。大陸在臺就讀陸生、交流生17人與部分臺灣青年學生、青年創業家也應邀參會。(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