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English

        兩岸共緬臺北首任知府

        2018年04月05日 08:33:00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鄭州4月4日電(記者牛少杰)“今年是臺北正式建府140周年,我太爺是臺北首任知府,每年清明節前都有臺灣同胞和周邊老鄉趕來紀念!痹诤幽鲜∨R潁縣臺陳村陳星聚紀念館里,陳星聚五代孫陳文向前來參觀的眾人講述著自己先輩陳星聚的事跡。

          陳星聚(公元1817年-1885年),河南臨潁臺陳村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舉后,歷任福建省順昌、建安、閩縣、仙游、古田知縣,后升任臺灣淡水、鹿港同知。光緒四年(1878年)清政府正式設立臺北府,陳星聚任臺北首任知府,帶領臺北鄉親在寸瓦皆無的稻田上建成了初期的臺北市。

          陳星聚墓位于紀念館饗堂后方,在墓前的石鼎中,一團團紙灰還未飄散,紙灰下邊殘香依稀可辨。

          “陳星聚一生勤政愛民,老瘁不辭,特別是開創、建設和保衛臺北的歷史功績深受海峽兩岸民眾敬仰,為官政績,各地縣志都有詳細記載!迸R潁縣文物管理所所長楊志霞說。

          關于陳星聚保衛臺北,海峽兩岸流傳著一個相同故事:1884年9月,基隆被法軍攻陷,寶島臺灣與大陸之間交通被封鎖,陳星聚決心與臺北共存亡,命令全家老。保坝嗫趪脙染,隨時準備殉國。后來,臺北軍民在他的激勵之下,眾志成城,取得了臺北保衛戰的勝利。

          光緒十一年(1885年),陳星聚病逝于任上,被清政府追授為三品通議大夫,厚葬于故鄉。故鄉陳村的村名也改為“臺陳村”,以紀念他在建設臺灣、保衛臺灣的歷史功績。

          楊志霞說,陳星聚去世后,經清政府批準,遺體由海路、水路和陸路幾經輾轉,最終歸葬故里。

          家鄉群眾為緬懷這位抗夷愛國、不忘家鄉父老的同鄉,年年祭祀,四季供奉,香火延續至今。此外,數年來,也有不少臺灣各界人士前來看望這位勤政愛民的臺北首任知府。

         。玻埃保纺晔顷愋蔷壅Q辰200周年紀念。據臨潁縣旅游局不完全統計,2017年共接待觀光、探親臺胞4500多人,臺灣文化、科技、教育等各界人士團組80余個6000多人次。

        [責任編輯:扶海濤]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系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