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
        English

        用網絡為歷史遺憾畫上句點——臺灣青年周思妤助老兵兩岸尋親

        2018年09月02日 15:55: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臺北9月2日電(記者陳君 查文曄)臺風將至,八月的午后,臺北長春路上一棟老舊公寓里,一群人圍著輪椅上的老人,細訴73年的思念。

          “一家人在一起真不容易!本叛啐g的王淑蘭奶奶與從湖南跨海而來的11位親人一一握手,接受晚輩的問候。

          看到這溫馨一幕,客廳一角的臺灣女孩周思妤濕了眼眶。這是她負責的大陸“今日頭條”網站“兩岸尋親”項目的第34個成功案例。該項目致力于幫助海峽兩岸失散家庭團聚,累計已成功幫助54個家庭。

          “我們在用科技彌補歷史帶來的遺憾,讓不可能變成可能!敝芩兼フf,能參與這個兩岸公益服務,在茫茫人海中幫分隔兩岸的親人圓夢,非常有意義。

          王淑蘭生于1928年,年歲大了,只記得兒時最早住在湖南邵陽一個叫“烏鴉廟”的地方。當年抗戰軍興,她隨家人搬至湖南晃縣。后來父親離世,考慮到家計難持,1945年抗戰勝利后,她離家從軍,與家人斷了聯系。1949年,王淑蘭隨軍來臺,結婚生子,再沒回過湖南老家。1987年兩岸恢復交流后,她也曾托人帶信或請人協尋,卻始終沒有親人的消息。

          年紀越大,思鄉越切!巴馄鸥嬖V我,她很遺憾連為母親立個碑的機會都沒有!蓖跏缣m的外孫柯力群說,“如能找到家鄉親人,我希望替外婆完成心愿!

          今年5月4日,柯力群發出電子郵件向“兩岸尋親”項目求助。周思妤說,若按傳統方法實地走訪,循門牌號碼去找,那就是大海撈針!八晕覀儼褜びH信息整理好,5月7日就通過‘今日頭條’的地理推送,精準地‘彈窗’給湖南邵陽用戶!

          為加快尋親進程,項目組還把信息轉給湖南當地志愿者,請他們協助!爸挥昧25小時就在邵陽找到了王奶奶的親人!敝芩兼フf。

          “真的謝謝你們了!我此生無憾了!”王淑蘭老人拉著周思妤的手說。

          今年28歲的周思妤是土生土長的臺灣新北女孩,并非大陸去臺老兵的后代!耙婚_始我不了解老兵的歷史,通過這個項目,慢慢了解那個大時代中很多小人物的故事,他們經歷了太多曲折和流離!彼f,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老人們的晚年少點遺憾。

          2013年臺大畢業后,周思妤進入媒體工作。跑教育新聞的她發現,越來越多大陸高校招收臺灣學生。正好有朋友西進求學,她也思考:“我為什么不試試呢?”

          周思妤說,身為新聞人,總想去更多地方走走看看!皟砂督涣髟絹碓矫芮,如果我能去大陸念書、工作,對未來發展會更有助益!

          2015年,她考入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讀研究生。她笑稱在北大遇到各地“學霸”,自己的進取心也因此被更大激發出來。

          北大畢業后,周思妤應聘進入“今日頭條”的尋人項目,接手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幫臺灣老兵尋親。

          “除了前3個兩岸尋親案例不是我經手的,剩下的我都參與了!敝芩兼フf,老兵年事漸高,項目組同事常常是在和時間賽跑。

          周思妤印象最深的是幫助一位90歲蘇州籍老兵找到兩個妹妹。兄妹們通過網絡視頻見面,臥病在床的小妹對著鏡頭說:“終于找到大哥了,好開心!”

          當時天寒地凍,兄妹約定過完年春暖花開就返鄉團圓?墒,讓周思妤難過的是,86歲的小妹沒能等到春天到來。

          周思妤感慨,老兵逐漸凋零,親情無法等待,要盡快幫助他們完成心愿,不留遺憾。

          隨著“兩岸尋親”項目在臺灣影響力擴大,越來越多老兵后代聯系求助。周思妤說,一開始她不太確定老兵二代對大陸親人還有多少感情,接觸后就發現,人到了一定年紀都會想知道自己從哪里來、根在哪里!斑@些‘尋二代’希望延續父輩這段跨越時空的兩岸親情,我也從中體悟到兩岸中國人的藕斷絲連、密不可分!

          沉沉的親情托付,讓周思妤愈加忙碌。今年她總共只回過臺灣3次,除了春節與家人小聚,其他兩次都是為了幫助別人團聚。前一天從北京趕回新北,忙完王淑蘭奶奶一家的團聚,周思妤第三天又要返回北京處理另一個尋親項目。

          那是一位98歲臺灣老兵尋找在山東煙臺的孫女。老人癌癥晚期,醫生說所剩時間只有半年,F在他的親人正趕辦手續準備來臺。

          尋親的人越來越多,周思妤招募了兩名臺灣實習生,他們都是老兵后代,也都在北大念研究生。他們踏著學姐走過的路,要一同見證更多的兩岸親情故事。

          在北京3年,周思妤完成了學業,找到了工作,還收獲了愛情。唯一不太適應的就是胃,還是會思念家鄉的味道。

          落日西垂,王奶奶家擺上了一桌子地道臺灣風味?铝θ赫f,今天全家要好好吃個相隔73年的團圓飯。

          周思妤低聲和眾人道別。她說,爸媽也在等她回家吃飯。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系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

        A级毛片成人网站_中国女人熟毛茸茸A毛片_亚洲欧美曰本中文字不卡_菠萝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menu id="siyyr"></menu></label></acronym>

            <p id="siyyr"></p>

          1. <table id="siyyr"><ruby id="siyyr"></ruby></table>
          2.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acronym id="siyyr"><label id="siyyr"></label></acronym>

            <table id="siyy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