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對等關稅”海嘯來襲,臺灣相關產業憂心忡忡
中國臺灣網8月1日訊 在美國對臺灣地區20%的“對等關稅”稅率公布后,引發市場失望情緒。據中時新聞網、聯合新聞網、東森新聞、《工商時報》等臺灣媒體報道,臺股1日開盤重挫逾350點,盤中一度跌破5日線與10日線。許多相關行業也因擔憂受到沖擊,看衰未來發展趨勢。
桃園制造業:恐影響1.2萬億元新臺幣 66%廠商二季度訂單減少
桃園市是臺灣工業重鎮,涵蓋計算機電子、電子零組件、汽車零組件、金屬制品、電力設備、機械設備等產業。據桃園市政府方面評估,關稅可能影響制造業營收約1.2萬億元新臺幣、廠商6800家,相關從業人數更高達近28萬人;有近66%廠商今年第二季訂單開始小幅或明顯減少。
臺灣工業總會:部分產業已接單遲緩或取消
臺灣工業總會1日發布聲明表示,20%關稅將削弱臺灣產品價格競爭力影響訂單,且使供應鏈調整壓力加劇,部分產業已有接單遲緩乃至取消現象。
臺灣工業總會認為,臺灣地區出口將會面臨不小挑戰,尤其是半導體、資通訊、機械、汽車零組件與車用電子等重點產業,受到的影響會最明顯,產業界也已經明顯感受到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
對后續的美國“232調查”,臺灣工業總會評估將有很大的潛在風險,臺灣高科技業未來不僅面臨關稅問題,更可能被賦予更多出口限制、進口監控與非關稅障礙等挑戰。臺灣的代表性企業,如臺積電和涵蓋AI芯片、電子零組件的完整供應鏈體系,均面臨產業鏈斷裂的風險。
臺灣手工具公會:雙面夾擊很不利
臺中市是機械業、手工具機業重鎮,約3萬家廠商,尤其工具機業,約7成在臺中。
臺灣手工具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賴亮孜表示,20%的關稅與東南亞地區幾乎接近,臺灣地區在價格敏感度方面沒有優勢;而20%關稅比歐盟、日本高,臺灣地區的高階市場又不如它們,雙面夾擊下非常不利。
漁民擔憂外銷受影響
臺灣有70%的鬼頭刀(注:魚的一種,學名“鲯鰍”)外銷到美國,漁民擔憂受關稅提高影響,將導致鬼頭刀價格重跌。
宜蘭縣漁民權益協會總干事李源漳表示,關稅太高影響很大,出口稅金增加,當然價錢就被壓低,就會影響到漁民的生活。
汽車零組件、機械設備行業陷劣勢
臺灣的汽車零件廠商也被卷入關稅風波,包括底盤、懸吊、剎車系統、車門、車燈、傳感器等。未來如果從臺灣地區出口到美國的成本增加,廠商將被迫面對轉單潮壓力。
在臺灣機械制造重鎮臺中,很多中小企業都在觀望,因為利潤本來就不高,現在多出5%的額外成本,直接壓縮獲利空間。
輿論擔憂臺灣產業鏈將加速遷美
臺灣《聯合報》評論認為,美國以關稅為劍,已迫使賴當局承諾協助高科技產業赴美投資,將產業鏈東移;如今若“232”關稅沒有安全條款,就會變成美國政府施壓臺灣產業鏈加速遷美。
而對農業、機械等傳統產業來說,20%更是致命稅率。賴當局交保護費后能否留這些弱勢產業生路,猶未可知。(編輯/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