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要到了,不管有錢沒錢,都要吃這5種食物,寓意順利又健康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描述清明節的一首詩,清明節是一年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節日,又稱“踏青節”、“行清節”、“祭祖節”等等;
隨著清明節氣的到來,萬物復蘇、生機勃勃。氣溫也是逐漸升高,在這一天除了要掃墓之外,還有5種傳統的清明節美食,要記得吃,在清明時節吃這5種傳統食物,寓意著全家和和美美、團團圓圓,喜歡的朋友可以試試!
一、【青團】
春天的青團起初只流行在江南一帶,隨著美食的不斷傳播,現在很多地方都有了清明節吃青團的習俗,青團的顏色翠綠好看,口感軟糯,餡料可甜可咸,適量吃一些青團對身體是有好處的,青團的版本因為各地習俗不同也是又多不同的,有的地方是清明馃有的地方是艾粄等等;俗話說“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說的就是清明前后的艾粄,是一種傳統小吃;
不同的地區做青團的原材料也是不一樣的,有的用鼠曲草、有的用艾葉、漿麥草等等,各有各的風味;不管用的是什么,它們代表的都是春天的綠色,是春季最應景最不能錯過的美食,所以在清明節的時候吃上個青團是最合適不過的;
二、【雞蛋】
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這個是因為在以前先秦時代在清明時節有禁火的習俗,一段時間的禁火,沒有熱食吃,在這段時間,煮熟的雞蛋就是最好的干糧;
現在是因為在清明節氣前后,春暖花開,大家都喜歡出去郊游、踏春,那水煮蛋就成了很好的選擇,方便攜帶,而且營養豐富;
清明時節吃雞蛋還有2個美好的寓意,一是象征著圓圓滿滿,多子多福,在古代的這個時候,人們會把煮熟的雞蛋涂上各種顏色,等清明的時候把這些無菜單扔到河里,讓五彩蛋順水而下,下游的人則會打撈出來食用;
二是象征著破殼而出,出人頭地的意思,清明節掃墓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會讓孩子們把雞蛋打碎,寓意著打破蛋殼,出人頭地;
三、【螺螄】
民間有“清明螺,賽過鵝”的說法,在清明前后的螺螄是最鮮美的,因為螺螄經過了一個冬天的休眠,剛剛蘇醒過來,還沒有開始孕育小螺螄,所以這個時候的螺螄肉質肥厚鮮嫩,很多朋友都喜歡在這個時間段吃螺螄;
清明前后的螺螄大量上市,價格也不高,唯一的缺點就是螺螄中泥沙比較多,很多朋友買回家不知道怎么讓螺螄吐泥沙,只會放在水中養,但是炒出來之后還是有泥沙的味道,一點也沒有處理干凈;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螺螄吐泥沙的小妙招,在養螺螄的清水中加入少許食鹽和食用油,這樣螺螄吐泥沙的速度就會加快,每4個小時換一次水,盡量多換幾遍,在家里養上1天以上的時間,你就會發現水中雜質越來越少,這個時候就說明螺螄中泥沙已經吐的差不多了;
螺螄沙子吐干凈之后,就可以來一盤醬爆螺螄,這其中的美味,只有嘗過的人才知道;
四、【撒子】
清明節又叫寒食節,古時候寒食節有禁火寒食的風俗習慣,那個時候很多地方就會準備撒子,以便在禁火的時候有東西吃,撒子的成本比較低,而且易保存,口感酥酥脆脆的,很受老百姓的喜愛,所以一直流傳到了現在,撒子現在一般在超市都有的賣,它是一種油炸食品,外表金燦燦的,受歡迎程度還是很高的;
五、【芥菜飯】
清明時節,很多地方都有吃芥菜飯的習俗,這個習俗不僅清明時節有,很多地方二月二也是要吃芥菜飯的,這個時候的芥菜是長得最旺盛的時候,芥菜是帶有一股比較沖鼻的味道的,吃起來還會有點苦味,但是喜歡吃芥菜的人是覺得它很好吃的,而且芥菜中的營養元素是很豐富的,這個時候吃芥菜飯是取其“芥”的諧音,吃看芥菜飯,今年都不會長疥瘡;
今天關于我們當地清明時節要吃的5種傳統食物分享就就結束了,清明時節的一些習俗和飲食習慣都是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以及從很久以前就流傳下來的習俗,這些都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我們可以不用每一種都吃到,但是可以多了解,在此希望大家今年都能夠順順利利,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