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發出清明節期間風險提示
省安委辦、省森防辦發出清明節期間風險提示
關注安全風險 加強安全防范
近日,省安委會辦公室、省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對清明節期間安全防范工作進行了專題會商研判,提示各地、各部門和社會公眾關注以下安全風險,加強安全防范。
森林草原火災風險。清明時節,群眾祭祀掃墓集中進入高峰時段,祭祀用火風險突出,極易引發森林草原火情。同時,農業春耕備耕生產逐漸展開,農事用火行為增多,秸稈堆垛和燒除等帶來較大火災隱患。加之清明節期間人員外出活動增多,入山旅游、戶外徒步等活動急劇增加,違法野外用火行為風險加大,森林草原火災安全防范形勢嚴峻。
道路交通風險。清明節期間,祭祖掃墓、旅游出行、春耕備耕等活動明顯增多,加之實施高速公路免費通行政策,預計各地道路交通流量將大幅增加。陵園墓區及周邊路況較差,一些地方假期伴隨降雨過程,易出現路面濕滑。農業春耕即將全面展開,農村道路人流車流逐步增多,并與祭掃、踏青活動交織。統計分析表明,歷年同期道路交通事故多發,需持續關注道路交通運輸安全風險。
踏青旅游出行風險。受天氣回暖、疫情平穩及相關鼓勵政策影響,預計清明節期間全省踏青出行旅游人數將增加。時值北方季節轉換,部分地區冰雪消融,野外及山區可能出現道路松軟塌陷等情況。部分景區游樂設施經過冬季停運,如運行維護不充分,易出現安全風險。
建筑施工和企業生產安全風險。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及天氣轉暖,各類行業企業復工復產后生產經營活動日漸活躍。近期全省一批重點項目已集中開工,節日前后各類項目建設施工陸續展開。一些行業企業為趕搶工期,不排除節日期間加班加點生產,安全風險加大。煤礦、非煤礦山、;葌鹘y高危行業領域安全風險也不可忽視。
人員密集場所安全風險。節日期間,各類人員密集場所人流聚集增加,人流量大,高度密集,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將造成嚴重損失。需特別關注城市大型商業綜合體、旅游娛樂場所、各類賓館、飯店和“多合一”場所等消防安全、擁堵踩踏等風險。
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氣象部門根據目前氣象資料綜合分析,預計清明節期間(4月3日至5日)全省總的天氣趨勢為:氣溫稍低,降水稍多。全省平均氣溫4.5℃左右,比常年同期5.2℃稍低;全省平均降水量3.0毫米,比常年同期1.3毫米稍多。4月3日全省多云,長春、四平、遼源、吉林、通化、白山、長白山保護區、延邊有小雨,南部部分地方有雨夾雪;全省大部有3~4級西南風轉西北風。4月4日全省晴有時多云,全省大部有3級偏西風。4月5日全省晴轉多云;全省大部有3~4級西南風。需關注氣象變化對道路交通、各類生產活動、群眾出行等帶來的影響。
針對上述風險,省安委會辦公室、省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提示各地、各部門,要強化分析研判。充分認識節日期間各類安全風險相互交織、動態變化的特殊性,結合實際加強分析研判,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堅決防范和遏制各類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確保節日期間全省安全形勢穩定。強化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全面壓緊壓實防滅火責任,切實加大各項防范工作力度。強化火源管控,嚴禁火種入山進林。落實禁燒管控措施,加強監督檢查。廣泛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防范意識。全面做好撲救森林草原火災各項應急處置準備,確保萬無一失。強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緊盯重點路段安全防控,以高速公路、陵園墓區周邊道路、通往景區公路及農村道路為重點,加強交通疏導。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交通違法行為。適時發布道路交通預警及安全提示。強化旅游景區安全保障措施。要全面檢查景區旅游設施完好情況,加強對大型高風險旅游項目設備的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運行監管,強化危險地段安全措施,確保踏青出行游客安全。要強化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緊盯重大安全風險隱患,深入一線強化督導檢查,加大執法力度,堅決壓實安全監管責任。各類企業要切實擔負起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各項法律法規規定,加大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強安全管理。要強化宣傳教育引導。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以及橫幅、標語等宣傳形式,廣泛開展風險警示宣傳教育,努力做到風險在哪里,宣傳教育就跟進到哪里。要強化應急準備。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和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制度,遇有突發事件或重要緊急情況要第一時間報告,妥善應對、科學處置。要完善應急預案,強化應急演練,全面做好應急力量、裝備物資、行動方案等準備,時刻保持應急狀態。
針對上述風險,省安委會辦公室、省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同時提示社會公眾,要提高防火意識,遵守用火規定。要移風易俗,提倡采取植樹祭祀、鮮花祭祀、網上祭祀等現代文明祭掃方式。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進入林區禁止一切野外用火,禁止帶火種進入林區。遵守交通法規,確保出行安全。盡量選擇公共交通方式出行。自駕出行要提前檢查車況,合理安排出行時間,嚴格遵守交通法規。要加強安全常識學習,提高防范能力。掌握生產生活中各類安全防范和救援基礎知識,遇有突發情況第一時間采取科學防范和自救措施。要及時報告事故和風險,配合做好應急處置。發現可能造成公共安全影響的事故和風險時,要第一時間向政府有關部門報告,并在做好自我防范的同時,服從配合政府部門采取的應急措施。(李成財 記者 顏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