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到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系點——內蒙古翁牛特旗參加旗委常委擴大會議時強調,要把群眾的心吃透,順應民心、民意、民愿。他在談起古代的“采風制度”即官員通過民謠了解民情政情時說,我們從群眾中來,就不怕聽群眾的牢騷和意見,再不好聽的話我們也要聽。ㄈ嗣窬W 3月31日)
李克強總理強調,“不怕聽群眾的牢騷和意見,再不好聽的話我們也要聽”,指明了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首先要能聽進逆耳之言、難聽之話,才能真正與群眾“零距離”,F在有些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練就了一雙“順風耳”,喜歡聽溢美之詞、吹捧之言,親近阿諛奉承之輩。而對一針見血說真話、講實話的基層群眾,則嫌其聲音“刺耳”,唯恐避之而不及,漸漸耳中所聽的全是過濾的不全信息,眼中所見的全是美化的虛假繁榮,越來越脫離基層、脫離群眾,群眾對此極為反感。
很多時候,群眾針對黨員干部的難聽之言,更像一面鏡子,折射出群眾對黨員干部隊伍或干部個人的不滿。其中的緣由,必是某一方面的工作未能盡善盡美,沒有達到群眾的期望值;或是群眾在現實中受了委曲,遇到不公,自然說話就有情緒,帶著幾分怨氣,言語當然不那么中聽了,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能簡單歸結為群眾胡攪蠻纏、素質低下。群眾能對黨員干部說真話,也是對黨員干部的一種信任,寧要真話難聽,莫要假話悅耳。
唐太宗李世民說過: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黨員干部何妨以民為鑒,對照群眾逆耳之忠言,認真照照鏡子,輕可“正衣冠、洗洗澡”,祛黨員干部自身行為之垢,重可“治治病”,除“四風”之害,清除黨內作風之弊,解決黨員干部懈怠之病。古有明訓:“諂諛在側,善議障塞,則國危矣!比绻晃吨幌肼牶迷,只會離群眾越來越遠,最終損害的,是我黨的執政基礎。
古人有“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之說,黨員干部在踐行群眾路線中,要直面群眾那些難聽的話語,從中汲取經驗教訓,以之為鏡檢驗自身,反思是否德行上有缺失,工作上有疏漏,作風上有漂浮,引起了群眾反感。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