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不僅闡明了“互聯網+”的發展理念,也描繪了“互聯網+”未來發展的清晰路徑。網絡空間治理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為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重大契機。
以“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16日在浙江烏鎮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開幕式并發表講話。習近平指出,“十三五”時期,中國將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互聯網的發展不斷挑戰著人們的想象力。很多企業不會想到互聯網在近幾十年來不可阻擋的迅猛發展,很多人不會想到互聯網會像今天這樣高度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為政者不會想到互聯網會對社會治理有如此大、如此深遠的影響,也許還會有很多我們曾經意想不到的事情,然而因為互聯網,一切變得成為可能。而升級版的“互聯網+”,又將會釋放出怎樣的紅利呢?我們不妨合理想象一下。
首先,“互聯網+”是企業發展的戰略機遇。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企業要做的不是將傳統產業做簡單的加法,簡單“觸網”,而是多做乘法,讓傳統產業和互聯網深度融合,以創新驅動,創造更多幾何級別的增量,不是搶占市場空間,而是拓展市場空間。
其次,“互聯網+”是人們生活改善的必然;ヂ摼W不僅改變了人類的時空觀,還開拓了人們的思想維度。從我們最簡單的吃穿住行來說,互聯網已經在這些日常生活中打下深刻烙印。吃的團購,穿的網購,住的智能家居,行的專車……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相隔萬里的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梢哉f,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聯網而更豐富!
最后,“互聯網+”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契機。數據顯示,2014年全世界網民數量就已達到了30億,普及率為40%;ヂ摼W在飛速發展的同時,同樣存在著網絡犯罪、信息安全等諸多“霧霾”,并投射到現實社會當中。因此,網絡治理作為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關鍵一環,需要借“互聯網+”之力,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調節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通過互聯網曝光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形成威懾力,規范社會行為;通過“互聯網+”激發社會組織活力;通過“互聯網+”創新社會矛盾預防化解體制機制……讓網絡空間清朗起來,助力社會發展、文明進步。
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和構建良好秩序的“四項原則”,以及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鑒;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保障網絡安全,促進有序發展;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的“五點主張”不僅闡明了“互聯網+”的發展理念,也描繪了“互聯網+”未來發展的清晰路徑。網絡空間治理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四項原則”和“五點主張”為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重大契機。
想象讓美好發生!當然,互聯網發展成果并不是只靠想象就能不勞而獲的,而是需要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治理、共同呵護,“互聯網+”才能持續不斷釋放發展紅利,而社會、國家與民族的夢想,以及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也才會變得可期可待。(南方網程思回)
[ 責任編輯:梁行 ]